3月外幣存款大減582億 銀行放款強逆勢增溫

美元在3月對新台幣升值1.1%,理應帶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上升,但卻出現「升值不升量」的反常現象。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2025)年3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為新台幣15兆1,610億元,雖然維持歷史次高水位,但單月減少582億元,為歷年同期第5大減幅;年增率則降至5.96%,下探近5個月新低。反觀放款水位卻逆勢上揚。
3月外幣存款下滑的主要原因,來自企業戶支付貨款、營運費用、投資匯出、財務操作與資金調度等資金外流,5大因素齊發,導致即便美元升值,仍無法抵銷總體降幅。若以3月底美元兌台幣匯率33.182元換算,外幣存款餘額約為4,569億美元,單月滑落68億美元,創下近14個月來最大減幅,顯示排除匯率影響後,實質存款金額下跌幅度更為明顯。
進一步觀察,今年初至3月的外幣存款總增量僅511億元,只達到去(2024)年同期的18%,反映美元高利率優勢逐漸被匯損風險稀釋,吸引力下降。事實上,從今年第2季以來美元已明顯轉弱,4月對台幣貶值3.5%,5月走勢也偏空。
銀行業者指出,市場出現2股力量交錯,一方面,民眾為避險轉持非美元資產;另一方面,有人趁台幣升值之際分批買進美元、日圓及澳幣等外幣資產,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就個別銀行表現來看,3月底有6家銀行外幣存款突破兆元,依序為中國信託的1.42兆元、台北富邦1.26兆元、兆豐銀行1.22兆元、臺灣銀行1.19兆元、第一銀行1.12兆元與玉山銀行1.10兆元。其中臺灣銀行年升幅最高、達19.7%,台北富邦及第一銀行則分別以17%、14%的年成長緊追在後。
儘管存款降低,但外幣放款動能仍然強勁。根據中央銀行統計,3月底國銀外幣放款餘額5,049.35億元,月增326.07億元、年升15.71%,為2022年11月以來第3高。銀行業者表示,隨著國際貿易逐漸回溫,企業資金需求擴張,帶動外幣放款同步上揚,成為金融市場中少數逆勢走高的亮點之一。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 記者:卡優新聞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