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升值影響獲利 華立上半年3.59元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華立(3010)公布2025年第2季財報,儘管面臨關稅與匯率波動等不確定因素衝擊,仍繳出亮眼成績單,單季營收創下歷年同期次高紀錄,毛利刷新同期歷史新高,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皆優於去年同期。惟受新台幣匯率升值影響,第2季單季每股盈餘1.65元,低於去年同期的2.29元。
累計上半年,華立營收388.3億元,毛利達29.6億元,雙雙較去年同期成長。稅後盈餘9.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59元,去年同期為4.09元。
展望下半年,隨著關稅政策逐漸明朗、台幣匯率波動趨緩,加上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超出市場原先預期,華立持審慎樂觀看法。
在AI趨勢持續推進下,主力客戶於先進製程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愈加明顯,與競爭對手已拉開顯著差距。隨著AI應用於雲端與邊緣運算對高速運算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客戶的先進製程產線持續滿載,進一步推升華立光阻液、研磨液與先進封裝材料等產品的出貨量,營收呈現高雙位數成長。目前已進入量產階段的新製程,亦為華立在材料供應端帶來有利契機,我們已搶占供應鏈先機,預期將為下半年及明年度營運表現挹注強勁動能。
華立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的供應版圖持續擴大,除深耕台灣、中國及新加坡市場外,供貨亦成功延伸至美國與日本。目前在特殊氣體與備用零件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果,展現強大的國際供應能力。展望未來,華立將持續拓展產品線,強化全球服務能量,為業績成長注入新動能。
在地緣政治局勢持續變動的背景下,電子製造業加速調整全球生產佈局,AI智慧製造與自動化技術因此成為企業首要的投資重點。華立憑藉多年深耕智慧工廠自動化的豐富經驗,繼成功切入PCB產業與半導體後段封測製程後,近年更進一步跨足電子五哥AI伺服器的自動化組裝產線,為全球AI運算領導品牌量身打造客製化解決方案,推動營收實現倍數成長。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大力推動製造業回流,客戶相繼加碼在美國的投資,華立也同步加快海外自動化產線的佈局。隨著客戶積極擴展台灣與海外市場的產能,華立在自動化領域的營運表現備受肯定,未來業績可望持續翻倍成長。
近年來,泰國成為全球製造業分散產能的首選地區,華立泰國子公司也於今年上半年繳出亮眼的營收成長成績。受惠於泰國政府積極推動電動車政策,我們持續導入創新材料,深耕當地整車與零組件製造商市場,特別聚焦於非日系車廠在導熱、絕緣及輕量化材料的應用與推廣。
此外,隨著台灣PCB大廠積極在泰國設廠,華立也趁勢以高解析度DI乾膜打入台廠供應鏈,終端應用聚焦於低軌衛星市場。下半年預計將有多家台廠進入量產階段,華立已提前展開送樣作業,產品應用更拓展至光膜塊與AI伺服器領域,為營收成長再添柴火。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半導體關稅政策,預計對進口晶片課徵100%關稅,唯有已承諾在美國建廠或正在建廠的企業可獲豁免。華立在台灣的先進製程客戶將因此受惠,同時,華立深耕新加坡半導體市場多年,與多家具備美國設廠據點的歐美大廠維持長期穩定供貨關係,亦將受惠於此政策紅利,為後續營運增添成長空間。
新加坡今年以來受惠於車用電子元件需求強勁成長,帶動當地光阻材料、封裝材料及電子級特用氣體等產品銷售呈現雙位數成長佳績。目前主要客戶積極布局28奈米與22奈米製程擴產計畫,華立預期將隨著客戶產能提升而同步帶動出貨量擴增,未來營運動能可期。(自立電子報2025/8/8)
累計上半年,華立營收388.3億元,毛利達29.6億元,雙雙較去年同期成長。稅後盈餘9.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59元,去年同期為4.09元。
展望下半年,隨著關稅政策逐漸明朗、台幣匯率波動趨緩,加上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超出市場原先預期,華立持審慎樂觀看法。
在AI趨勢持續推進下,主力客戶於先進製程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愈加明顯,與競爭對手已拉開顯著差距。隨著AI應用於雲端與邊緣運算對高速運算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客戶的先進製程產線持續滿載,進一步推升華立光阻液、研磨液與先進封裝材料等產品的出貨量,營收呈現高雙位數成長。目前已進入量產階段的新製程,亦為華立在材料供應端帶來有利契機,我們已搶占供應鏈先機,預期將為下半年及明年度營運表現挹注強勁動能。
華立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的供應版圖持續擴大,除深耕台灣、中國及新加坡市場外,供貨亦成功延伸至美國與日本。目前在特殊氣體與備用零件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果,展現強大的國際供應能力。展望未來,華立將持續拓展產品線,強化全球服務能量,為業績成長注入新動能。
在地緣政治局勢持續變動的背景下,電子製造業加速調整全球生產佈局,AI智慧製造與自動化技術因此成為企業首要的投資重點。華立憑藉多年深耕智慧工廠自動化的豐富經驗,繼成功切入PCB產業與半導體後段封測製程後,近年更進一步跨足電子五哥AI伺服器的自動化組裝產線,為全球AI運算領導品牌量身打造客製化解決方案,推動營收實現倍數成長。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大力推動製造業回流,客戶相繼加碼在美國的投資,華立也同步加快海外自動化產線的佈局。隨著客戶積極擴展台灣與海外市場的產能,華立在自動化領域的營運表現備受肯定,未來業績可望持續翻倍成長。
近年來,泰國成為全球製造業分散產能的首選地區,華立泰國子公司也於今年上半年繳出亮眼的營收成長成績。受惠於泰國政府積極推動電動車政策,我們持續導入創新材料,深耕當地整車與零組件製造商市場,特別聚焦於非日系車廠在導熱、絕緣及輕量化材料的應用與推廣。
此外,隨著台灣PCB大廠積極在泰國設廠,華立也趁勢以高解析度DI乾膜打入台廠供應鏈,終端應用聚焦於低軌衛星市場。下半年預計將有多家台廠進入量產階段,華立已提前展開送樣作業,產品應用更拓展至光膜塊與AI伺服器領域,為營收成長再添柴火。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半導體關稅政策,預計對進口晶片課徵100%關稅,唯有已承諾在美國建廠或正在建廠的企業可獲豁免。華立在台灣的先進製程客戶將因此受惠,同時,華立深耕新加坡半導體市場多年,與多家具備美國設廠據點的歐美大廠維持長期穩定供貨關係,亦將受惠於此政策紅利,為後續營運增添成長空間。
新加坡今年以來受惠於車用電子元件需求強勁成長,帶動當地光阻材料、封裝材料及電子級特用氣體等產品銷售呈現雙位數成長佳績。目前主要客戶積極布局28奈米與22奈米製程擴產計畫,華立預期將隨著客戶產能提升而同步帶動出貨量擴增,未來營運動能可期。(自立電子報2025/8/8)
- 記者:自立晚報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