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存底終止連6升 7月減少5.63億美元

外匯存底終止連6升 7月減少5.63億美元

央行公布最新外匯存底統計,截至今(2025)年7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金額降至5,978.69億美元,較6月底減少5.63億美元,終止連續6個月攀升態勢。外匯存底未能再創新高,主要受美元走強影響,當月多數主要貨幣對美元明顯貶值,導致折算後金額下滑。

據瞭解,美元指數7月單月上漲3.9%,帶動歐元、英鎊、日圓、澳幣等主要幣別全面走貶。歐元貶值2.47%、英鎊走低3.3%、日圓下挫3.04%,新台幣亦下跌2.47%,由於我國外匯存底主要持有非美元資產,折算為美元後自然減少。此外,7月並非孳息大月,孳息收入有限,也是影響外匯存底規模的原因之一。

央行指出,雖然7月初針對匯率波動進場操作,但整體買賣金額大致平衡,對外匯存底並無實質影響。此外,近期市場對匯率的極端預期已逐步修正,美元重新受到肯定,主要因為美國經濟展現韌性、不確定性因素逐漸淡化等,美元作為國際主流貨幣的信心顯著回穩。

央行提到,今年上半年受到海湖莊園協議、美債信評風波等衝擊,市場過度看空美元,目前已回歸理性評價。7月的新台幣匯市呈現較為平穩的買賣狀態,不再出現大幅單邊升值情況,而新台幣短期內不具備強升條件,匯價走勢將回歸經濟基本面主導。

外資動向方面,央行統計顯示,7月外資買超台股2,000多億元新台幣,單月淨匯入約10億美元。截至7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與債券按市價計算,加計新台幣存款餘額,總額已達9,529億美元,較6月增加752億美元,約當我國外匯存底的159%,創下歷史新高。

對於市場預期聯準會9月降息可能帶來的匯市變動,央行認為,美元近期的走勢已部分反映此預期,即使實際降息兩碼,美元也不見得會進一步走弱。美國經濟穩健、利率政策不致出現劇烈變化,預期未來匯市波動可控。

國際方面,全球主要國家7月外匯存底普遍呈現上升趨勢。中國至6月底的外匯存底為3.3174兆美元,月增321億美元;日本為1.1353兆美元,月升141億美元;瑞士與南韓分別為8,942億美元與4,113億美元,均較6月上揚;僅印度外匯存底月減59億美元,跌至5,889億美元。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