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空服員猝逝掀爭議 6年前罷工一次回顧

長榮航空與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晚間上凱道舉辦「應援之夜」晚會。(資料照/記者林調遜攝)
[NOWnews今日新聞] 一名長榮航空空服員近日疑似抱病上班後,返台後住院離世,長榮航空證實在10月11日接獲同仁不幸往生消息,引發各界議論,事實上,長榮航空過去就常常被傳出在國籍航空業界中,是勞資條件最差、最血汗,六年前的長達17天的靜坐抗議案件,司法纏訟多年,才終於在今(2025)年4月24日,由勞方獲得最終勝利,但不少工會成員早已淡出或離職,本文也將整理 《2019年長榮罷工事件》,帶讀者一起回顧。
起因
2019年6月21日。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與長榮航空,因為對日支費與禁搭便車條款無共識,宣布當日下午4時起罷工,並在長榮航運大樓前展開靜坐抗爭,工會成員採「做1休1」到場輪值,已做好長期罷工準備,直呼「這是一場長期抗爭」,現場約維持500人。
勞方八大訴求
空服員職業工會向資方長榮航空公司,提出的八大訴求,分別是:

面對靜坐抗議、罷工,長榮航空向工會提出民事求償與刑事訴訟,工會律師也提出3點聲明強調,罷工行動合法,強烈強烈譴責長榮航空曲解法律,恐嚇員工,對於資方不願協商,卻對打壓工會、限制合法罷工行為感到遺憾,並呼籲長榮航空回歸理性、誠意協商。
工會也強調,罷工行動依照《勞資爭議處理法》辦理,歷經勞資爭議調解申請、調解破裂、全體會員投票並過半同意、長榮會員甚至高達9成支持,完全依據合乎法令。對於長榮航空按鈴控告本會非法罷工,向工會求償罷工期間每天3400萬的巨額賠款,以及提起強制罪等刑事告訴,工會感到遺憾。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監事曲佳雲表示,期盼長榮航空公司能儘速出面重啟協商,並在6月24日罷工第七天公開釋出善意,針對勞資雙方目前協商的關鍵議題,不僅對日支費數額調整保持開放討論空間,針對禁搭便車條款也願意作出調整,勞工參與經營治理的部分,目的在讓勞工能取得經營必要之資訊、並能對高層決策提出基層意見,也不堅持工會參與推派獨立董事或設立勞工董事。
此外,空服員職業工會也在罷工第13天晚間 7 點到 9 點,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辦「應援之夜」晚會,並於北市鬧區街頭發起「一起陪長榮空服罷工快閃」的快閃活動,將隨機從台北各個鬧區出現,直到罷工結束。
資方回應
長榮航空在罷工第二天(6月21日)向法院,對工會幹部提出每一個罷工日損害賠償民事訴訟,以及提起強制罪等刑事告訴。並稱會盡最大努力協助參加罷工繳交三寶的空服員,重新辦理相關證件,儘快安排上線服勤,以維持最大運能,將將旅客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此外,在罷工前,長榮便以公告表示,若發生罷工,將取消既有的優待機票福利3年,但在罷工期間出勤、接受調整排班者不在此限,最終經過4次勞資協商,長榮將優惠機票分成「長榮之外其他航空公司的聯航(ZED,Zonal Employee Discount)機票」、「長榮的折扣機票」,以及「長榮的免費機票」三種,分別在2020年、2021年及2022年6月19號,進行三階段恢復。
針對勞方提出8大訴求,資方承諾會改善空服員管理制度,並增加獎金,最終在7月6日簽定團體協約,並在發還證件後於7月9日正式落幕。
司法訴訟結果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發起罷工行動,共計17天,長榮航空以罷工程序違法,造成公司損失,向工會及幹部提民事求償3400萬元,一、二審皆敗訴,高院也認定,工會依程序罷工沒有違法,依《勞資爭議處理法》不得求償,駁回上訴,長榮再提上訴三審,最終仍遭最高法院駁回,全案定讞。
對社會影響
在長榮空服員罷工期間,共計取消1439班航班、影響逾27萬8420人次,長榮航空營業損失約27.8億元新台幣。
相關新聞
長榮航空服員抱病上班猝逝 旅客心碎揭「她最後都還在送餐」
長榮航空爆員工執勤猝死!空服員常見3健康問題 過勞有特定定義
長榮航空爆空服員抱病執勤猝死 前員工:無法適應企業文化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