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存放款爆量走高 人民幣存款連4升止步

金融市場資金潮此起彼落,銀行存放款與人民幣存款呈現不同走勢。金管會統計顯示,截至7月底,國銀總存款餘額突破61兆元大關,放款累計亦大增逾1.4兆元,展現企業與民間資金需求暢旺。不過,人民幣存款在8月份回落,終止連續4個月成長,主要受到法人資金調度與貨款支付影響。
國銀放款方面,7月底總餘額達43兆6,152億元,單月增加5,288億元,創下史上次高,累計前7月新增1兆4,076億元,為同期第3高紀錄。金管會表示,這波放款主要受3大因素帶動,一是民營企業為因應發放股息需求,積極增貸周轉金;二是股市交投熱絡,推升個人借貸;三是部分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動撥,單月投資放款就上揚438億元,寫下歷史次高。
進一步觀察放款結構,1~7月國銀對民營企業放款大幅提升6,824億元,占比近半,成為資金需求的主力來源。從用途別來看,周轉金放款暴升8,752億元,占總放款增量62%,成為主要推力。單月來看,7月企業投資、購置動產放款分別上升438億元與343億元,分別登上歷年次高及新高,廠商籌資活躍。相較之下,政府機關與公營企業放款則呈現縮減。
存款部分表現更為強勁,7月底總存款餘額來到61兆523億元,單月飆升8,585億元,刷新歷年新高紀錄,年增率回升至5.67%,攀上3個月高點。銀行局指出,主因包括台股配息入袋、國內外證券市場表現熱絡推升資金回流,以及綜所稅退稅款入帳。
若以銀行別觀察,中國信託單月存款彈升1,111億元居冠,國泰世華、兆豐銀行也各自成長逾千億元。不過,因存款增幅1.43%高於放款增幅1.23%,使得存放比降至71.44%,連續3個月下滑,可能削弱銀行獲利能力。
至於人民幣存款,央行公布8月餘額為1,205.91億元,月減37.5億元,結束連續4個月升勢。細分來看,外匯指定銀行(DBU)存款為893.83億元,月降20.27億元,主因法人支付貨款及投資海外長期債券;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為312.08億元,月衰17.23億元,可見法人轉向美元或匯往大陸地區。
央行官員分析,近一年來國銀人民幣存款大致維持在1,200億元上下波動,已形成「基本盤」,主要反映廠商日常資金調度與往來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部分銀行推出優存方案,例如永豐銀行一個月期利率2.55%、板信銀行三至六個月期利率介於1.45%至1.65%、陽信銀行一年期利率1.5%,但整體利率仍偏低,投資吸引力有限。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 記者:卡優新聞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