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業對陸曝險創低 年減18.7%降破8字頭

金融三業對陸曝險創低 年減18.7%降破8字頭

中國景氣放緩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使我國金融體系對陸布局明顯縮手。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2025)年9月底,銀行、保險及證券期貨投信三大產業對陸曝險總額已降至7,876.8億元,不僅正式跌破「8」字頭,更創下歷史新低,年減幅達18.7%。若依近1年減碼速度推算,最快明(2026)年就可能滑落至「6」字頭區間。

從趨勢觀察,金融三業近1年對中曝險累計縮水1,815億元,其中銀行業年墜1,581億元最多,占三業整體降幅逾8成。保險業則年跌177億元,證券期貨投信年降57億元、減幅高達4成3,為三類業者中幅度最劇者,顯示市場對大陸資產的風險定價正快速調整。

銀行端仍是曝險規模最大的領域,9月底餘額降至7,273.7億元,改寫單月最低紀錄;曝險占淨值比則下滑至14.8%,亦為歷年新低。從細項來看,授信縮減最為明顯,年減790億元;投資及拆存亦同步縮水,分別年縮492億元及298億元,呈現全面性緊縮。銀行局表示,國銀對大陸的授信意願降低,主要是受大陸房地產、債務與景氣循環風險升溫所致,新貸案大幅跌落成為授信萎縮主因。

個別銀行方面,中國信託以1,712億元居對陸曝險首位,其次為台北富邦804億元、台新銀行616億元;但所有銀行的曝險占淨值比均未超過5成,最高者中信銀占比47%,仍符合金管會「曝險額以淨值為限」規範。

保險業則延續保守態勢。截至9月底,壽險對中國有價證券投資降至526億元,年減25.2%;產險自2023年起已維持零曝險。合計保險業對陸曝險占整體可運用資金33.46兆元的比重僅0.16%,比重持續下探。保險局指出,考量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性提高,壽險業者普遍採取更審慎的海外資產配置策略。

證券期貨投信部分,曝險規模降至77.0億元,寫近3年新低,年減幅達到42.7%。證期局說明,此波主要反映證券商財務性投資及自營部位收斂,加上對等關稅及政策風險影響,使業者持續降低大陸市場水位。

雖然近期中美貿易緊張情勢略見緩和,大陸工業利潤與市場信心短期改善,但法人認為,大陸房地產調整及高債務壓力仍未完全化解,其經濟新舊動能切換仍須時間觀察;因此,金融機構後續布局大陸市場仍以「審慎保守」為主基調,對陸曝險是否持續走低,將取決於大陸政策穩定度及經濟復甦力道。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