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試管嬰兒受孕成功率!TFC團隊研發「AI選胚」模型:準確率達75%

AI醫療科技帶來創新趨勢,運用在生殖醫學更能提高人工受孕成功率,TFC台北生殖中心團隊研發「AI選胚」模型,成功預測胚胎染色體是否健康,準確率達75%。醫師指出,AI選胚可減少囊胚切片所造成的損傷,有效節省時間與成本,協助醫師快速篩選出值得進一步植入的健康胚胎,同時讓病人清楚理解選胚的依據,讓求孕之路更透明安心。

TFC台北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表示,過往評估胚胎是否健康,AI決策僅提供結果分數、無法交代推論流程及依據,常被視為黑箱作業,醫師無法向前來求子的父母明確解釋「為什麼這顆胚胎比其他胚胎更有機會成功」,造成資訊不透明,影響醫病之間的信任度。



「AI選胚」模型準確率達75%

為此,TFC台北生殖中心團隊研發「可解釋人工智慧」模型,導入胚胎評估流程,結合完整臨床數據與影像資料,可成功預測胚胎染色體是否健康,準確率高達 75%。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輔助生殖與遺傳學》,是目前全球少見具可解釋性的AI胚胎預測模型。

曾啟瑞說明,由於從母體取胚時通常都一次取多顆,評估胚胎的健康度以及要選擇哪一顆胚胎先植入,都是依照胚胎師的經驗搭配影像檢查結果來判斷,若能取到足夠好的卵,就能提高受精率。然而在選胚過程中,需考慮胚胎師的誤判率,導致選胚品質存在一定的運氣成分。



數據透明化提高懷孕成功率

曾啟瑞指出,可解釋人工智慧AI模型依據輸入的胚胎資料進行分析學習,比較母齡、父齡、胚胎發育速度等臨床數據,成功預測胚胎染色體健康度,進而為每顆胚胎產出「專屬分析報告」,並協助醫師進行個人化分析與治療,降低患者經濟負擔與風險,並提高懷孕成功率。

曾啟瑞解釋,該AI選胚技術為非侵入式,能夠讓醫師在沒有「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的情況下,觀察5~6天的囊胚並預測其健康程度,不僅排除母嬰在囊胚切片時可能的受損風險,並縮短原本至少需等待2週以上的檢測時間,幫助醫師與病患在明確的選胚依據下,促進醫病討論,達到醫病共享決策的目標。

新板婦產科生殖中心院長、生殖醫學權威王瑞生表示,以新北市為例,去年高齡產婦超過6,000人,高齡懷孕與凍卵需求皆顯著上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在2025年11月推出「試管嬰兒補助3.0」,首胎最高補助金額可達15萬元。

王瑞生說明,為讓準爸媽更快掌握專屬補助資訊,TFC推出全台首創的「試管嬰兒補助3.0試算機」,民眾只需輸入年齡與療程條件,即可快速得知可申請的政府生殖醫療補助金額,鼓勵更多夫妻勇敢踏出備孕的第一步。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