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能風場收尾8月商轉 天豐新能源瞄準風電3-3期

起死回生的允能離岸風場預計8月正式商轉,天豐新能源(Skyborn Renewables)台灣董事長黃意文表示,Skyborn持續準備重回台灣市場,已瞄準區塊開發3-3期,但由於目前競標空間僅2GW上下,呼籲政府盡速開發新的限制區如航道空間。

全球離岸風電開發成本增加,黃意文表示,總部去年底梳理現況與擬定策略後,將Skyborn定義成「end to end」開發商,涵蓋風場開發、執行、運維,希望平均每12到18個月就能有一件具經濟規模專案融資到位,以此開展全球離岸風電事業。

黃意文指出,Skyborn全球有近20GW風場推動中,也劃出全球8大重要市場,台灣是其一,台灣除了雲林允能離岸風場之外,「一直準備重回市場」,選項之一當然包括區塊開發3-3期。

3-3期選址方面,黃意文表示,除從雲林風場汲取經驗,離岸風電最重要是案場條件,包含水深、離岸距離、風速等,預計使用最先進技術,如風機裝置容量至少14、15MW,並維持固定式基樁,目前沒有發展浮動風場打算。

對於政府擬釋出航道空間,黃意文指出,樂見其成,因目前能競標空間僅約2GW上下,2塊較為完整的空間為彰化北側與澎湖,分別約80、75平方公里,與政府訂出3GW目標有一段落差,因此開發新的限制區勢在必行,或者盤點3-1、3-2已明確表達不繼續開發風場,這也攸關台灣能否準時達成綠電目標。

黃意文捎來允能風場好消息,她表示,今年2月初80支風機已全併網,最後一批電業執照也在6月取得,預計8月正式商轉,對專案、股東、銀行來說都深具意義,允能並會持續落實地方生態保護、人才培育。

允能風場近年歷經疫情、承包商無法履行合約、技術滑樁,導致工程大延宕,開發成本暴增為原本2倍以上,所幸在2022年風場易主後,全球基礎建設合夥公司(GIP)除出手增資,也指派團隊進駐允能,2023年8月與銀行團及投資人完成財務重整協議,風場得以重新開始推進工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