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大幅減持美債 持倉規模創16年新低

據美國財政部18日公布的數據,中國7月減持257億美元(約新台幣7771億元)的美國國債,持倉規模下降至7307億美元,創16年來新低。此舉一方面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另一方面逐步拋售美債以支撐人民幣匯率。同時中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

第一財經19日報導,這是中國今年來第4次減持美債,今年3月,中國減持189億美元美債,4月減持82億美元,5月減持9億美元。1月、2月、6月則分別增持18億美元、235億美元和1億美元美國國債。

中國減持的趨勢已延續多年,自2022年4月持倉跌破1萬億美元後,減持步伐持續,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減持1732億美元、508億美元、573億美元。

路透社18報導,過去10年來,中國減持美債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戰略上,中國一直在尋求減少對美元在儲備、貿易結算和投資方面的依賴。與此同時,中國一直在逐步拋售美債,以支撐人民幣匯率。

今年3月以來,中國在美債外國持有者的排名已下滑至第3位,次於日本和英國。然而7月份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量升至歷史最高水平,連續第3個月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日本和英國的持有量增幅最大。

第一財經報導,與減持美債形成呼應的是中國央行對黃金儲備的持續增持。2022年第4季,中國央行重啟黃金增持。2024年11月,在暫停6個月後,中國央行再次重啟買入,此後增持態勢未間斷,截至2025年8月末已連續10個月增持,即便在高金價環境下,仍穩步提升黃金儲備規模。

報導引述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在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性增加以及美聯儲降息預期增強的情況下,中國減持美債、增持黃金符合市場化配置原則。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江振龍則表示,中國減持美債、增持黃金的主要目的是優化儲備資產結構,黃金能有效對衝美元等單一貨幣的風險。未來,資產配置多元化將是中國優化儲備資產結構需要遵循的一個基本準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