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信用管制「滴水不放」 專家:房市難解渴景氣仍盤整

[周刊王CTWANT] 中央銀行今(18)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決議「美規台不隨」,利率部分連續六季不變,房市信用管制也如同鐵板一塊,外界預期的鬆綁額度、降準等劇本,「通通沒有發生」,也就是說,面對房貸荒民怨,央行仍選擇以不變應萬變,後續房市景氣預估也將持續在低檔徘徊。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先前升息循環時,美台兩國的調整幅度有相當落差,美國11度升息的幅度高達17碼,台灣則只有3.5碼。由於升息的步調走得比美國保守,在轉為降息時,台灣央行也不急於一時,因此去年9月美方降息2碼時,央行就沒有跟進;加上國內經濟發展仍屬平穩,降息釋出資金催化投資的必要性不大,因此本次央行理監事會議的利率連六凍,與市場預期一致。
至於房市政策,原房貸荒讓金管會鬆綁銀行法的放款天條,對於新青安開綠燈,使外界預期央行應會跟進放鬆房市管制,但央行卻如鐵板一塊,沒有任何調整,讓各界的期望落空。
張旭嵐認為,因購置住宅貸款餘額持續上升,不動產授信風險居高不下,讓重視金融穩定的央行,沒有大動作調整信用管制,對於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的銀行自主管理也沒有絲毫鬆口,因此房市的信用資源仍緊縮,等不到活水挹注,所以年底旺季不旺,市場短期內依然會處於「量縮價緩」的築底盤整。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也表示,近期無論是銀行法72-2條排除新青安,或是央行延長換屋協處期限,乃至於台銀對於符合無自用住宅條件購屋者辦理購置自用住宅貸款,收支比率審核基準由200%調降至180%,都僅僅是針對小部分剛需族群降低管制措施的誤殺,給政策扞格一個下台階,但也間接聚焦、強化打炒房的決心,進一步凸顯目標、成果,加速趕底,提醒市場不宜錯判形勢。
黃舒衛認為,管制價格不變下,成屋市場由於信用資源的分流,對於首購族群有利,也強迫貸款資源去強拉低總價產品的槓桿,相對中高總價產品仍陷苦戰,產品價量走勢分化的趨勢會更明顯。
至於預售市場,他認為,前有限貸管制虎視眈眈,後有平均地權條例禁轉挾持,尤其後者已經施過一次不溯及既往的魔法,未來要鬆綁還須靠修法,再加上成本面推高價格,但不見得受市場理性認同,所以買氣最為觀望,萎縮幅度最嚴重。如果管制條件不變,預期建商、代銷不但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更要慎防洗牌過程,資金斷練所產生的系統性效應。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