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文蛤」新發現海洋基因體中心大驚喜

「寶島文蛤」新發現海洋基因體中心大驚喜

【記者陳水旺基隆報導】
海大「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7月17日宣佈:研究團隊副教授何攖寧透過基因解碼,發現臺灣沿海尚未記錄的新物種,暫名「寶島文蛤」,新發現的寶島文蛤表現出更多免疫功能相關基因,顯示其具備較高的抗病潛力,還據說可以解毒.清肝,具多重功能用途。

「寶島文蛤」的新發現,為海大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研究團隊運用先進的第三代定序平台與Hi-C技術,完成文蛤屬貝類全基因體定序的意外驚喜。基因分析顯示,新發現的寶島文蛤表現出更多免疫功能相關基因,顯示其具備較高的抗病潛力,未來:成為水產養殖的新品種。透過基因資訊輔助,也有機會培育出高抗病潛力、快速成長與高環境適應力的新品系。

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指出:沿海的養殖受到氣候影響,蛤的數量愈來愈少,體積也愈來小,令人擔心。希望海大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的「臺灣海洋基因體解碼計畫」,以「海洋10年臺灣100」為口號,在2030年前完成100種臺灣海洋生物基因體圖譜,這項計畫不但有助於守護海洋資源,也能幫助漁業管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育。確實發揮AI、現代、高端效果。

農業部水試所張錦宜所長表示:「臺灣海洋基因體解碼計畫」有助於強化我國海洋科技自主能力,並呼應「海洋國家」政策,為海洋永續治理提供重要科學支撐。

「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於2023年設立,由海大蔣國平特聘教授推動、中央研究院湯森林研究員擔任執行長。該中心在國科會中程綱要計畫支持下,整合國內海洋與生技資源,建構全臺最完整的海洋基因體資料平台與定序技術基地,並積極推動基因體應用於物種保育、生技研發、水產育種等領域,深化產學研合作,期望提升臺灣在藍色經濟中的產業競爭力。 (2025/07/17)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