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改場與農校通力合作 培養農友小型農機具安全操作、養謢技能

【記者 劉瑞娜/花蓮 報導】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因應農村勞動力缺乏,降低農業經營成本,114年7月8日至7月10日與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合作辦理「小型農機具操作與保養檢修班」,提升農友小型農機具正確操作觀念、增進保養知識及簡易故障排除等技能,解決人力短缺及減少維修支出。
花蓮農改場楊大吉場長表示,隨著農村高齡化及農業經營缺工日益嚴峻,農業使用農機具是解決勞動力不足的方式之一,尤其是有機農業,更需要導入省工農機具,代替田事農事工作。此外,學習正確操作、保養及故障維護技巧,不僅延長機具壽命,更有助於降低維修成本,同時降低田間作業中斷窘境。最後也鼓勵學員,有任何省工農機具建議或想法,可以向花蓮農改場反映,未來研發符合地區需求的農機具,減少人力消耗。

▲學員進行單缸二、四行程汽油引擎保養及故障檢修實習。
為了強化學員的學習效益及教學成果,花蓮農改場結合花蓮農校生物產業機電科之優良資師及完善教學設備與場地等資源,攜手合作培育農友小型農機具之安全操作、保養與檢修等技能,期望延長使用壽命、減少維修支出及提升工作效率。本次課程與以往不同之處,除了常用的小型農機具外,也加入前年學員建議,增加電路接線原理、構造及操作實習等,讓學習內容更加多元豐富。
本次課程內容以小型農機具為主,除了花蓮農改場配合地方產業特殊需求,介紹近年來研發的省工農機成果外,另外還包含單缸二、四行程汽油引擎、電路接線、中耕機、高壓動力噴霧機、割草機、吹落葉機、鏈鋸的操作、保養與檢修等課程。課程安排以做中學之實習操作為主,除原理及理論講解外,大部份時間均讓學員在田間操作、工廠實習,提升學員的學習興趣及效益。

▲學員進行中耕機構造及保養、零件更換、田間操作實習。
在具備實務操作及教學經驗豐富的講師教學下,經過3天的學習洗禮後,學員認為課程非常紮實,尤其農機分組實作課程,充分讓學員操作,再加上講師陪伴及詳細說明。現場除了教授正確安全操作、保養及檢修技巧外,也不時回應學員問題,同時也會額外補充重點及注意事項,獲益良多。
結業座談由花蓮農改場葉育哲秘書主持,認真傾聽學員心聲。學員在座談會發言相當踴躍,除了表示獲益良多外,也建議原理與構造講解及實作課程時數增加,另新增電動農機、植保機、自走式割草機、小型曳引機與外掛等操作養謢,以及開放攜帶自家農機現場教學等。現場學員建議及意見,葉育哲秘書及花蓮農校退休教師蕭世傑主任,給予完善回應。學員結訓後倘若有小型農機具保養檢修問題,歡迎隨時來電聯繫,該場將竭誠為您服務。(照片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 記者:好報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