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掉重練,17Life 的重生之路
一年又過去了,台灣電商界自從蝦皮進入台灣以來,整整打了 2 年多的補貼「焦土戰」。這場戰役,隨著蝦皮陸續取消運費補貼、調高賣家手續費,正式劃下了句點。而回首過去,台灣電商從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走到高原階段,汰弱留強的號角聲已響起,大型電商平台營收紛紛創歷史新高,但獲利卻大幅衰退;而不少中小型的平台,則紛紛不敵競爭,倒閉、裁員的消息,時有所聞。
17Life 從瀕危到重生
說到電商寒冬,或許沒有人能比 17Life 更清楚。17Life 以團購起家,由總經理李易騰在 2008 年成立後,一直都是台灣電商市場的「資優生」,提供 O2O 電子票券服務也有多年,在當年團購剛興起、業者多達數十家的團購戰國時代中,17Life 也一直保持市佔率前三名。
不過,17Life 在 2017 年爆出經營危機,受到原本主力的團購業務虧損影響,17Life 帳上累積虧損高達近 3 億元,外界更強烈質疑是否將關門大吉。為了不向命運低頭,李易騰決定啟動轉型,將原本近300人的公司,一路砍到只剩下80人。此外,李易騰也將營運觸角擴大,延伸至生鮮、餐飲、旅遊、家居等領域,同時與百貨、實體通路進行虛實整合,重新將 17Life 定位為「生活電商」。
走過艱困的轉型之路,17Life 終於在去年年中,首度迎來好消息,首先是 7 月單月獲利首度由虧轉盈;接下來,8 月份新一輪資金到位,解決了帳上現金的燃眉之急。
2019年 電商危機與生機並存的一年 你,打算怎麼走?
是的,雖有凜冬來襲,但展望未來,電商產業仍然還有大好的機會。市調機構 eMarketer 統計,全球電商營業額已在 2016 年達到 1.86 兆美元,預估至 2021 年仍維持雙位數成長率。如果說,2019 年是電商產業危機與生機並存的一年,那麼,台灣的電商業者該怎麼走?歷經電商寒冬之後,又該如何把握住春天來臨時、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的生命力?
\
- 記者:PChome Online
- 更多財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