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合法上架在即 蔡豐州:稅收將讓健保重獲穩定收入


加熱菸合法上架在即 蔡豐州:稅收將讓健保重獲穩定收入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延宕兩年多的加熱菸健康風險評估,終於在10月11日獲主管機關審查通過,首批合法產品可正式上架。長期關注此議題的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蔡豐州醫師認為,這不僅是菸品管理的重要進展,更關乎全民健保的永續發展。


蔡豐州指出,《菸害防制法》早在112年3月22日施行,明定加熱菸應納入管理,但主管機關以「健康風險評估」為由拖延審查,導致市場陷入「合法卻無法上架」的矛盾狀態。蔡豐州強調,修法當初即代表國家承認加熱菸存在並須管理,若依法核准後仍遭行政阻礙,等同違背依法行政原則,也讓健保失去穩定財源。他指出,依《菸品健康福利捐分配及運作辦法》第4條,加熱菸若能順利課稅,預估每年可為政府帶來超過200億元的稅收與健康捐,有助健保挹注資金並改善醫護人員待遇。


「這件事原本與我無關,但當主管機關打假球、讓健保缺錢,我就不能不說話。」蔡豐州直言,健保財務緊縮、醫事人員待遇長期偏低,政府卻遲遲不讓可課稅產品上市,等於主動關上收入來源。他批評,官場上「怕被罵、不敢依法」的心態,只會讓地下水貨橫行、逃漏稅收、缺乏安全監管,「這樣的市場更亂、更不健康」。





蔡豐州進一步指出,政府政策矛盾不僅存在於菸品議題。像是一方面聲稱健保資源不足,另一方面卻持續限縮給付、擴增醫學生名額,並修法管制「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及自費診所,導致醫療體系承受雙重壓力。「就像一家之主,明明有工作可做、有錢可收,卻裝可憐說沒錢,這樣的治理邏輯根本說不通。」


他強調,權益是爭取來的,不是等待而來。「我們三度上凱道,不是為了抽菸,而是為了健保財源與醫療永續。」蔡豐州呼籲政府回歸制度初衷,尊重法治與科學審查,避免讓政策陷入道德綁架或政治算計。


最後,蔡豐州指出,加熱菸透過低溫加熱減少有害物質產生,雖非「無害」,但在風險管理上已比燃燒紙菸前進一步。如今評估通過,不僅可導正市場秩序,也能為健保注入新財源。「別再怕得罪誰,讓制度回歸正軌,人民與醫療體系才會有真正的未來。」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糖尿病人足部感染率破98% 他皮膚裂、灰指甲嚇到「不敢洗腳」


睡不好、頭暈、心悸 卻說不上哪生病?小心「這裡」在作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