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建構教學體系 深化人才培育與技術傳承

台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建構教學體系 深化人才培育與技術傳承

【記者 彭姿穎/台北 報導】在脊椎手術日益精細、微創化的今日,台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TSESS)正推動脊椎內視鏡手術技術在台灣落地生根。醫學會最早由脊椎手術專家醫師共同發起,自2018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提升國內脊椎微創技術的整體實力,從定期舉辦實體研討會、建構模擬教學環境,到開設線上網站,逐步形塑一個涵蓋臨床實作、研究創新與國際交流的教育基地。

TSESS成立初期即著手建立訓練架構與交流平台,協助年輕醫師系統化累積技術。醫學會理事吳育綸醫師指出:「早期國內脊椎內視鏡學習資源有限,醫師多需出國進修。如今透過醫學會平台集結與傳承,讓更多醫師能在台灣方便且有效率地學習此項技術。」目前醫學會會員已超過400人,相關認證制度也持續發展中,為病患提供具參考價值的醫療依據。


台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建構教學體系 深化人才培育與技術傳承
▲盧郁仁醫師參與國際活動分享經驗。

除了醫師端的訓練,TSESS也關注病患端的理解與接受,同步投入衛教傳遞與病患教育。熊偉醫師指出,內視鏡手術仍須依據病情與個別狀況精準判斷:「內視鏡雖然侵入性較低,但手術方式還是要看情況,不能一味追求傷口小。」基於此理念,他創辦「脊椎醫學讀書筆記」網站,協助病患術前理解與準備,以縮短醫病之間的訊息落差。

在臨床推廣方面,林口長庚神經外科盧郁仁主任,長期深耕頸椎與胸椎內視鏡手術,並協助醫學會建置模擬教學中心:「我們在醫院打造真實手術環境,讓更多台灣脊椎醫師能透過工作坊學習這項技術。」同時,他研發的L-STEP技術強化了頸椎後側內視鏡手術的穩定性與完整性,並在國際會議上積極分享,提升台灣技術的國際能見度。


台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建構教學體系 深化人才培育與技術傳承
▲醫學會舉辦工作坊促進技術交流並精進臨床手術能力。

透過長期辦理研討會、講座與手術觀摩,醫學會持續與多家醫療機構建立合作機制,推動制度化的教學流程。學會亦積極拓展國際視野,進行技術交流,近年更受邀赴日本、韓國與馬來西亞等地教學與演講,展現台灣在脊椎微創領域的區域影響力。

來自新生代的林珈郁醫師,則以自身經歷詮釋台灣脊椎內視鏡技術的發展脈絡:「就像法國小孩從小說法文自然說得好,新世代的醫師在內視鏡技術蓬勃發展的時期受訓、成長,全心投入學習這項技術。」她強調,前輩醫師不吝教學,加上國內外學術交流頻繁,讓新一代醫師得以在良好環境中精進。

從建構平台、培育人才到推向國際,TSESS持續回應醫療現場的真實需求。讓更多醫師熟練技術,也讓病患享有更安全、恢復更快的治療。正如醫師們所言,微創的核心不只是傷口變小,而是拉近醫療與病患的距離,擴大治療的選擇,這也是醫學會始終前行的方向。(照片:台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