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不愈應該看中醫 中藥茶飲治咳有療效
一名34歲輕症確診者陳先生,在新冠肺炎確診之前,就有輕微咳嗽的症狀,沒想到確診後反而變得更嚴重,一整天都在咳嗽,甚至引起頭暈頭痛,一度以為是新冠肺炎後遺症,咳了將近兩個月,在西醫門診確診黴漿菌感染,西醫建議服用抗生素治療。因服用抗生素狀況未見好轉,遂前往中醫診所治療。於中醫門診治療一週後咳嗽狀況改善,其他症狀也逐漸好轉,治療兩週後全癒。
莊可鈞中醫師說明黴漿菌屬「非典型呼吸道感染」,主要透過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來傳播
大部分感染黴漿菌後,潛伏期約1~4週,症狀常以咳嗽為表現,也會合併其他呼吸道及呼吸道以外、全身性的症狀,常見包括:發燒、呼吸不順、全身倦怠、食慾不振、關節及肌肉痠痛。感染黴漿菌很容易久咳不癒,尤其超過2~3週會合併發燒、喉嚨痛,沒有症狀的人也可能在鼻腔或喉嚨帶有此菌。一般來說,咳嗽小於3星期稱為急性咳嗽,咳嗽3至8星期屬於亞急性咳嗽,咳嗽大於8星期則是慢性咳嗽。
莊可鈞中醫治療咳嗽,是依據是否存在外感病邪及體質陰陽虛實偏盛,隨病況緩急及症狀表現來給予治療,典籍《素問.咳論》中說道:「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臨床上尤其著重肺、脾、腎三臟的關係,這三者都是調節氣體出入吐納與痰濕生成的重要臟腑,唯有三者功能正常才能讓人不咳而呼吸順暢,而心、肝火熱上逆同樣也會影響咳嗽。除了確定外來的感染解除了沒,還要注意病人平時體力、消化、情緒跟睡眠情形。
咳嗽症狀在中醫又分為「外感咳」和「內傷咳」兩大類。外感咳多因感冒造成、症狀較輕,通常會覺得喉頭發癢而作咳;內傷咳則為臟腑失調、久病或反覆發作,咳嗽症狀較重,會覺得有一股氣流往上衝、從較深的肺部或胸部而出。「外感咳因邪在表,病症較輕所以容易治療;內傷咳則是臟腑功能失調,且導致咳嗽的原因不同症狀也會有差異,因此治療上也較為困難」。慢性咳嗽的治療原則為扶正祛邪並進,使用藥物來適度的扶助正氣,以利人體能自行將外邪祛除,同時使用藥物來祛除邪氣,讓人體正氣不受到損傷。中醫追求陰陽平衡,幫助人體找回體內的平衡,希望藉由中醫治療讓肺氣宣發肅降得宜,氣機調暢,而不是以強行鎮壓的治療方式來止咳。依據症狀的不同,而有以下 4 種咳嗽分類:
此外,莊可鈞中醫師建議日常謹記清淡飲食、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正向樂觀等行動細節。
推薦茶飲
- 桑葉薄荷止咳茶
材料:桑葉10g、薄荷10g、杏仁5g、甘草5g
做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加入500cc清水,煮沸後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桑葉潤肺止咳,薄荷利咽、疏肝止咳,杏仁潤肺化痰,甘草止咳調和諸藥,合用清肺止咳化痰。
- 麥冬浙貝茶
材料:麥門冬10g、浙貝母5g
做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加入500cc清水,煮沸後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麥門冬養陰潤肺止咳,浙貝母清熱化痰,合用可潤肺止咳化痰。
- 記者:優活健康網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