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達成貿易協議 下週美中討論延長貿易談判期限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菲律賓和印尼課徵關稅降至19%之際,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今天表示,美中官員下週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會談,就延長貿易協議談判的期限進行討論。

路透社報導,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福斯財經新聞網(Fox Business)「與瑪莉亞早晨有約」(Mornings with Maria)節目中表示,「我認為與中國的貿易處境相當良好」,還表示本月28日和29日將在斯德哥爾摩(Stockholm)與中方官員會面,針對重新平衡雙邊貿易展開磋商。

川普今天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和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舉行雙邊會,並於會後宣布,菲律賓將向美國支付19%的關稅,而菲律賓將對美國開放市場,並實施零關稅。

接著,川普政府證實美國將把對來自印尼的商品的關稅從32%降至19%,並公布上週達成協議的條款,要求印尼取消針對多數美國貨品關稅和非關稅壁壘。

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在社群媒體X發文,對美中下週在瑞典進行會談表示樂見之意,說這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

克里斯特森說:「兩國希望在瑞典會談以尋求相互理解,這是正面的。」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指出,中美雙方已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的貿易共識敲定了實施細節。這名發言人說,「請關注後續發展」,但未詳述細節。

自5月中旬以來,貝森特已在日內瓦和倫敦兩度會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雙方尋求制定並推敲一項臨時貿易休兵協議,目的是緩解可能導致這全球兩大經濟體斷絕所有貿易往來的三位數報復性關稅。

目前,中國已同意取消對稀土金屬和磁鐵出口至美國的禁令,美方也同意重啟向中國輸出半導體設計軟體和生產物料,以及商用飛機發動機等物品。

雙方設立了為期90天的期限,以解決更深的問題,其中包括美方對中國「國家主導、補貼出口」經濟模式的批評,認為這種模式造成製造業產能過剩,廉價品充斥全球市場;中方則否認對產業進行補貼,並將出口成功歸功於創新能力。美中貿易戰休兵期原定8月12日到期。

若雙方未達成協議或未延長談判,美國可能回復對中國進口貨品徵收145%關稅,中國對美徵收125%關稅。

美財政部副部長佛肯德(Michael Faulkender)告訴彭博電視(Bloomberg Television),這次會面將討論中國稀土出口管制、市場准入,以及整體關稅稅率等議題。

貝森特指出,他也將對中國持續購買俄羅斯和伊朗受制裁的石油,以及中國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施以援助等行為提出警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