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慢性病防治藍圖 避談垃圾食物與農藥管制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今天公布外界期待的慢性病防治藍圖,內容包括營養改善與加強醫療廣告審查等措施,但對於他過去強調的垃圾食物與殺蟲劑管制,整份報告卻甚少著墨。
法新社報導,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力倡「讓美國再次健康」(MAHA),其中超加工食品與殺蟲劑管制皆是長期優先議題。令人注目的是,新計劃並未提出直接限制的具體建議,避談這些議題被視為食品與農產品業者的勝利。
小羅勃甘迺迪在華盛頓就新公布的計畫表示,「從未有過如此跨部會的努力」。他同時形容慢性病是「我國生存危機」。
美國總統川普隨後簽署備忘錄,指示各機構加強現行網路藥品廣告規範的執行,遏止誤導性宣傳,這雖與計畫優先事項相符,但小羅勃甘迺迪先前呼籲的是全面禁止藥品行銷。
非營利組織「環境工作團」(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政府事務高級副總裁費伯(Scott Faber)表示,「政府想要兩面討好」。
「他們5月時,將美國描述成暴露在垃圾食物與有毒物質的地獄,所有孩子均蒙受其害;不過到了9月,他們卻只呼籲要有更多研究、更多計畫與更多建議。」
這份報告長達20頁,小羅勃甘迺迪倡導的許多代表性議題皆在其中:像是審查飲用水中的氟化物、重新審視兒童疫苗接種計劃、擴大父母選擇不接種疫苗的範圍,以及對於抗抑鬱藥物的質疑。不過報告中有不少立場遠離主流醫學,特別是關於疫苗接種。
「讓美國再次健康」今年春天發布的健康政策評估是這份新計畫的前身,不過當時的報告被質疑引用大量由人工智慧(AI)生成的不實文獻,在媒體與專業領域飽受抨擊。如今出爐的新版本,並未附上任何資料來源。
批評者指出,垃圾食物成癮已是廣泛共識,但這項計畫仍無具體應對措施;報告雖建議政府應統一定義「超加工食品」,但卻沒有明確的後續規畫。
至於農藥,報告一方面提到可能透過「精準技術」減少用量,但另一方面卻呼籲放寬管制,以便對抗雜草與病蟲害的「化學與生物產品」更快上市。
與此同時,儘管專家警告這些擬議的「化學與生物產品」會有「永久性化學物質」,但川普主政下的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卻將新一波農藥推向市場。
法新社報導,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力倡「讓美國再次健康」(MAHA),其中超加工食品與殺蟲劑管制皆是長期優先議題。令人注目的是,新計劃並未提出直接限制的具體建議,避談這些議題被視為食品與農產品業者的勝利。
小羅勃甘迺迪在華盛頓就新公布的計畫表示,「從未有過如此跨部會的努力」。他同時形容慢性病是「我國生存危機」。
美國總統川普隨後簽署備忘錄,指示各機構加強現行網路藥品廣告規範的執行,遏止誤導性宣傳,這雖與計畫優先事項相符,但小羅勃甘迺迪先前呼籲的是全面禁止藥品行銷。
非營利組織「環境工作團」(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政府事務高級副總裁費伯(Scott Faber)表示,「政府想要兩面討好」。
「他們5月時,將美國描述成暴露在垃圾食物與有毒物質的地獄,所有孩子均蒙受其害;不過到了9月,他們卻只呼籲要有更多研究、更多計畫與更多建議。」
這份報告長達20頁,小羅勃甘迺迪倡導的許多代表性議題皆在其中:像是審查飲用水中的氟化物、重新審視兒童疫苗接種計劃、擴大父母選擇不接種疫苗的範圍,以及對於抗抑鬱藥物的質疑。不過報告中有不少立場遠離主流醫學,特別是關於疫苗接種。
「讓美國再次健康」今年春天發布的健康政策評估是這份新計畫的前身,不過當時的報告被質疑引用大量由人工智慧(AI)生成的不實文獻,在媒體與專業領域飽受抨擊。如今出爐的新版本,並未附上任何資料來源。
批評者指出,垃圾食物成癮已是廣泛共識,但這項計畫仍無具體應對措施;報告雖建議政府應統一定義「超加工食品」,但卻沒有明確的後續規畫。
至於農藥,報告一方面提到可能透過「精準技術」減少用量,但另一方面卻呼籲放寬管制,以便對抗雜草與病蟲害的「化學與生物產品」更快上市。
與此同時,儘管專家警告這些擬議的「化學與生物產品」會有「永久性化學物質」,但川普主政下的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卻將新一波農藥推向市場。
- 記者:中央社華盛頓9日綜合外電報導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