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防長:中國可能觀察俄烏戰事效應 以決定在區內行動

俄烏戰爭爆發迄今已3年多,菲律賓國防部長鐵歐多洛今天在首爾安全對話上推測,中國正在觀察國際社會對戰事的態度,以決定在東南亞或東北亞區域的下一步行動。

鐵歐多洛(Gilberto Teodoro)在座談會上答問時說,俄烏衝突正在考驗國際秩序,聯合國是否仍具備維持和平的能力與決心;同時,部分世界強權也將這場衝突視為一種測試。

他說:「比如中國,它可能在想,我若在東南亞這樣做能否逍遙法外?我若在東北亞這樣做能否逍遙法外?聯合國最後會像75年前那樣展開行動嗎?」

1950年北韓入侵南韓,聯合國要求北韓停止侵略無果,遂授權組成聯軍,協助南韓作戰。

中國在東南亞與菲律賓、越南等國有南海主權爭議,在東北亞則與日本有釣魚台爭議,並對台灣進行軍事恫嚇。

鐵歐多洛強調,俄烏戰爭影響不僅限於歐洲,也波及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其他國家,包括能源與關鍵物資供應鏈、海外移工安全,戰場甚至可能成為新型致命武器的試驗場。

被問及菲中有何溝通管道避免南海擦槍走火,鐵歐多洛回應,菲中兩國僅透過外交部維持溝通,但國防部或軍方則沒有,「因為我們看不到開闢此類管道的價值。」

鐵歐多洛指責中國利用菲律賓的民主制度和行動自由,從事危害菲律賓國家安全的行為,包括滲透關鍵基礎設施、社區,並試圖操控輿論。

他指出,南海發生緊張情勢的水域都位於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無權在這片區域執法,更遑論建造人工島。菲律賓曾嘗試合作、協商與包容,但均無效果,如今只能透過加強軍力並與盟友建立嚇阻態勢,讓外交部能以相對平等的地位處理爭端。

他警告,遷就或姑息一個更強大的國家,只會讓這個國家的行為更加肆無忌憚。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