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國家安全疑慮瀰漫 中國留學生返國不再吃香
美媒報導,美國大學學位曾被中國學生視為國內高薪工作的「黃金門票」,如今許多中國學生發現,地緣政治正在扼殺他們的雄心。中國國內雇主在國家安全疑慮下不再歡迎歸國留學生,這與中國國安部大力宣傳他們容易被外國情報機構吸收有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曾威脅取消中國留學生簽證,事後雖被暫時擱置,但加劇了在美中國留學生本已瀰漫的不確定性。
報導指出,一些海外留學歸國的中國畢業生發現,他們在國外的經驗引起了國內雇主的警惕,雇主們對海外留學歸國者越來越抱持懷疑的態度。由於父母們曾為子女留學承擔高昂費用,他們開始質疑出國留學是否值得,尤其是在中國就業市場轉而青睞本國畢業生的趨勢下。
報導以來自中國東南省分、現年24歲的連先生為例,他在美國留學3年,就讀經濟統計學並取得碩士學位,曾夢想在華爾街工作。但他的學生簽證在2024年7月突然被註銷後,只好被迫留在中國找工作,向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交了70多份履歷卻沒有任何回應,其中大多數履歷甚至連初步篩選都沒有通過。
連先生認為,這可能與政治敏感性有關,捲入中美兩國爭端真的讓人無助。他的美國經歷阻礙了他進入公有部門,也讓他在民企求職時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挑戰。直到今年3月,他才收到上海一家民企的錄用通知。
另一名曾在美國大學就讀傳播學學士和碩士的段先生說,自己回國後,送出的400份求職履歷中只收到3份錄取通知,而其他自海外取得碩士學位返國的中國留學生處境也相似。他表示,6年前自認擁有的國外學歷優勢,這幾年已經完全消失了,真是始料未及。
報導直指,如今中國的就業市場,無論民企、國企還是政府部門,並非只對美國留學生避之不及,而是對持有外國學位者都避之唯恐不及。
根據中國教育部和智庫數據,自2012年末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以來,中國每年的「海歸」人數穩定成長,從約35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58萬人,並在2021年突破100萬人大關。但習近平執政期間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處於國家安全疑慮高漲的時期,因此並非所有中國企業都歡迎歸國留學生。
中國家電龍頭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4月22日在該公司臨時股東會上說,格力絕不用一個「海歸派」,因為「海歸派裡面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事後,董明珠的言論遭到部分中國官媒及網友強烈批評,但出自知名民營企業主之口,尤其令人震驚。
根據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表示,中國政府部門對海外留學生的歡迎程度正在下降,普遍存在的國家安全擔憂是主要因素。在中國國安部的宣傳下,對間諜活動的恐懼已成為中國的一種社會常態。該部經常向中國民眾宣傳「外國間諜無所不在」。
報導指出,長期以來,中國國安部經常將海外留學生,視為容易被外國情報機構招募的目標。而對一些中國雇主來說,聘用國內畢業生不僅代表更少的安全擔憂,且薪資更便宜,更能融入中國的職場文化和市場。
吳木鑾對此表示,在習近平「內向型」政策的推動下,中國雇主越來越不願意聘用海外留學生。習近平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相對封閉的體制,原因是中美競爭這個殘酷的現實。特別是習近平2018年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及同年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這種傾向更加清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曾威脅取消中國留學生簽證,事後雖被暫時擱置,但加劇了在美中國留學生本已瀰漫的不確定性。
報導指出,一些海外留學歸國的中國畢業生發現,他們在國外的經驗引起了國內雇主的警惕,雇主們對海外留學歸國者越來越抱持懷疑的態度。由於父母們曾為子女留學承擔高昂費用,他們開始質疑出國留學是否值得,尤其是在中國就業市場轉而青睞本國畢業生的趨勢下。
報導以來自中國東南省分、現年24歲的連先生為例,他在美國留學3年,就讀經濟統計學並取得碩士學位,曾夢想在華爾街工作。但他的學生簽證在2024年7月突然被註銷後,只好被迫留在中國找工作,向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交了70多份履歷卻沒有任何回應,其中大多數履歷甚至連初步篩選都沒有通過。
連先生認為,這可能與政治敏感性有關,捲入中美兩國爭端真的讓人無助。他的美國經歷阻礙了他進入公有部門,也讓他在民企求職時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挑戰。直到今年3月,他才收到上海一家民企的錄用通知。
另一名曾在美國大學就讀傳播學學士和碩士的段先生說,自己回國後,送出的400份求職履歷中只收到3份錄取通知,而其他自海外取得碩士學位返國的中國留學生處境也相似。他表示,6年前自認擁有的國外學歷優勢,這幾年已經完全消失了,真是始料未及。
報導直指,如今中國的就業市場,無論民企、國企還是政府部門,並非只對美國留學生避之不及,而是對持有外國學位者都避之唯恐不及。
根據中國教育部和智庫數據,自2012年末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以來,中國每年的「海歸」人數穩定成長,從約35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58萬人,並在2021年突破100萬人大關。但習近平執政期間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處於國家安全疑慮高漲的時期,因此並非所有中國企業都歡迎歸國留學生。
中國家電龍頭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4月22日在該公司臨時股東會上說,格力絕不用一個「海歸派」,因為「海歸派裡面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事後,董明珠的言論遭到部分中國官媒及網友強烈批評,但出自知名民營企業主之口,尤其令人震驚。
根據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表示,中國政府部門對海外留學生的歡迎程度正在下降,普遍存在的國家安全擔憂是主要因素。在中國國安部的宣傳下,對間諜活動的恐懼已成為中國的一種社會常態。該部經常向中國民眾宣傳「外國間諜無所不在」。
報導指出,長期以來,中國國安部經常將海外留學生,視為容易被外國情報機構招募的目標。而對一些中國雇主來說,聘用國內畢業生不僅代表更少的安全擔憂,且薪資更便宜,更能融入中國的職場文化和市場。
吳木鑾對此表示,在習近平「內向型」政策的推動下,中國雇主越來越不願意聘用海外留學生。習近平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相對封閉的體制,原因是中美競爭這個殘酷的現實。特別是習近平2018年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及同年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這種傾向更加清晰。
- 記者:中央社台北14日電
- 更多國際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