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仍為常規動力航艦 中國專家:目前夠用
中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5日在海南三亞某軍港入列。中國軍事專家傅前哨預計下一代航艦會到10萬噸以上,而福建艦仍是常規動力航艦,而非像美國的核動力航艦,但「目前看來是夠用的」。
星島日報引述中國媒體「南都N視頻」訪問傅前哨指出,在排水量上,中國航艦已經從6萬多噸到了8萬多噸,他預計,下一代航母肯定會到10萬噸以上。
福建艦仍是常規動力航艦,對於中國何時有核動力航艦的問題,傅前哨認為「不要急」,核動力航艦最大的優勢就是跑得遠,並聲稱「而我們現在發展航母(艦)就是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祖國的海上權益。目前來看常規動力航母(艦)是夠用的。」
他並談到,因為設計航艦的成本很高,要做大量實驗,如果只生產一艘,從經濟上不合算。他認為中國的下一艘航艦應該還是常規動力,會在福建艦的基礎上再做進一步細化升級,讓綜合性能更強。
傅前哨認為,最終中國一定會發展核動力航艦,但是數量應該不會很多。因為核動力航艦的優勢就是跑得遠,但不一定功率大。他認為,中國的常規動力和核動力航艦都會發展,但是必須按部就班,「我們不會像美國那樣搞全球爭霸,搞這麼多的航母(艦),也養不起」。
考量全球戰略及遠程作戰能力,核動力逐漸成為美國建造航空母艦及潛艦的首選。相較於傳統燃料,核動力航艦及潛艦擁有續航力強的優點,可在全球長時間、長距離航行而不必補充燃料,但缺點是建造成本高昂,以及潛在的核事故風險。至於傳統動力航艦及潛艦,技術較核動力相對成熟,建造成本及風險相對較低,但缺點在於燃料補給,若缺乏有效的海外補給據點,有受制於敵方的風險。
星島日報引述中國媒體「南都N視頻」訪問傅前哨指出,在排水量上,中國航艦已經從6萬多噸到了8萬多噸,他預計,下一代航母肯定會到10萬噸以上。
福建艦仍是常規動力航艦,對於中國何時有核動力航艦的問題,傅前哨認為「不要急」,核動力航艦最大的優勢就是跑得遠,並聲稱「而我們現在發展航母(艦)就是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祖國的海上權益。目前來看常規動力航母(艦)是夠用的。」
他並談到,因為設計航艦的成本很高,要做大量實驗,如果只生產一艘,從經濟上不合算。他認為中國的下一艘航艦應該還是常規動力,會在福建艦的基礎上再做進一步細化升級,讓綜合性能更強。
傅前哨認為,最終中國一定會發展核動力航艦,但是數量應該不會很多。因為核動力航艦的優勢就是跑得遠,但不一定功率大。他認為,中國的常規動力和核動力航艦都會發展,但是必須按部就班,「我們不會像美國那樣搞全球爭霸,搞這麼多的航母(艦),也養不起」。
考量全球戰略及遠程作戰能力,核動力逐漸成為美國建造航空母艦及潛艦的首選。相較於傳統燃料,核動力航艦及潛艦擁有續航力強的優點,可在全球長時間、長距離航行而不必補充燃料,但缺點是建造成本高昂,以及潛在的核事故風險。至於傳統動力航艦及潛艦,技術較核動力相對成熟,建造成本及風險相對較低,但缺點在於燃料補給,若缺乏有效的海外補給據點,有受制於敵方的風險。
- 記者:中央社台北9日電
- 更多國際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