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膠用品禁令擴大!南澳洲宣布禁用「魚形醬油瓶」 成全球首例

一次性塑膠用品禁令擴大!南澳洲宣布禁用「魚形醬油瓶」 成全球首例
南澳州政府宣布,自當地時間週一起,正式禁止販售與提供「魚形醬油瓶」。(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澳洲南澳州政府宣布,自當地時間週一起,正式禁止販售與提供「魚形醬油瓶」,作為擴大一次性塑膠用品禁令的一部分。當局表示,這項新規將進一步減少難以回收的塑膠垃圾,保護環境並減少海洋污染。雖然魚形醬油瓶被禁,但消費者仍可透過大型醬油瓶或醬油包繼續享用壽司,不影響使用需求。

BBC報導,南澳副州長兼環境部長克洛斯(Susan Close)表示,「每一個魚形容器僅被使用幾秒鐘,但若遭棄置,可能在環境中留存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她指出,這項措施是南澳州逐步淘汰一次性塑膠用品的最新行動。

根據新法規,當地自週一起禁止任何預先裝填30毫升、附有瓶蓋、瓶塞或封口的小型醬油容器。這類容器雖由可回收塑膠(聚乙烯)製成,但由於體積過小,常無法在回收系統中被有效處理,最終進入垃圾掩埋場或海洋。

報導指出,該禁令建立在南澳州於2023年實施的相關立法之上,當時州政府已禁止使用超市塑膠購物袋、吸管、攪拌棒、棉花棒及派對彩紙等一次性塑膠製品。雖然魚形醬油瓶被禁,但消費者仍可透過大型醬油瓶或醬油包繼續享用壽司,不影響使用需求。

據了解,魚形醬油瓶最初由日本發明家渡邊輝雄(TeruoWatanabe)於1954年創造,一開始以陶瓷或玻璃製成,後改為塑膠,是全球外帶壽司文化中的標誌性設計,如今被南澳洲禁止使用,也成為全球首例。

南澳政府強調,這項政策的宗旨是為了「減少污染、削減碳排放,並保護海洋生物」。政府同時警告,若不採取行動,到2040年,塑膠流入海洋的年總量可能增加至2,900萬噸,為當前的三倍。根據一項全球塑膠廢棄物管理評比,澳洲在25個國家中排名第七,顯示其在控制塑膠污染方面的整體表現居前段班。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