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數位邊境系統」上線 入境不再蓋章、全面掃臉採指紋

歐盟「數位邊境系統」上線 入境不再蓋章、全面掃臉採指紋
歐盟啟用自動出入境系統( EES)。(圖/達志/路透社)

[周刊王CTWANT] 歐洲申根區(Schengen area)各國於12日正式啟動名為「出入境系統」(Entry and Exit System,簡稱 EES)的新數位邊境機制,標誌歐盟在邊境管理與旅客追蹤上邁向全面數位化的新階段。

根據《Cybernews》報導,該系統將在未來六個月分階段上線,取代以往由邊境人員手工在護照蓋章的傳統方式。未來所有來自非歐盟、非申根國家的旅客,入境時都必須透過生物辨識技術建立數位紀錄。EES 會自動掃描旅客護照、拍攝臉部照片並採集指紋,形成完整的電子入出境紀錄。

新系統不會取消人工查驗,旅客仍須向邊境官員出示護照,但護照將不再蓋章。包括冰島、挪威、瑞士與列支敦士登等非歐盟國家也將同步採用,唯獨愛爾蘭與塞浦路斯不在實施範圍內。每位入境旅客的臉部影像、指紋及出入境時間都將與護照資訊綁定,讓官員更快速確認身分與停留時限。

旅客首次在EES下入境歐洲時,需於邊境設置的自助服務終端進行拍照與指紋登錄。該裝置會自動讀取姓名及護照資料,並記錄入境日期與地點。12歲以下兒童免採指紋。若旅客於三年內再次入境,系統可直接比對既有資料,縮短通關時間;若拒絕提供生物辨識資訊,將被直接拒絕入境。

歐盟表示,EES的目的在提升通關效率並強化安全控管,同時協助成員國更精準追蹤外籍旅客的出入境紀錄。整體系統預計於2026年4月10日全面運作。

不過,該計畫推行曾多次延宕,部分成員國的邊境與航空系統尚未完成整合。歐洲機場協會(ACI Europe)總幹事奧利維耶・詹可維克(Olivier Jankovec)接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訪問時警告:「在系統尚未完全測試前貿然啟用,可能導致整個歐洲航空網絡陷入混亂。」

除技術挑戰外,部分歐洲官員也憂心EES將拉長邊境等候時間,並引發隱私與資料安全爭議。依現行規範,旅客資料一般保存三年,若未完成出境紀錄則延長保存。期間內,資料可提供地方警方、歐洲刑警組織(Europol)及移民主管機關調閱;在特定條件下,也能移交給非申根國家或國際組織(如聯合國)。

民間團體「為未來而戰」(Fight for the Future)呼籲禁止政府與企業使用臉部辨識技術,擔心敏感個資遭濫用或流入黑市。對此,歐盟保證EES具備嚴格的隱私與資安措施,由歐洲資料保護監督官(European Data Protection Supervisor)與各國獨立監管機關共同監督,確保生物辨識與旅遊數據的保密性不受侵犯。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