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大盜批羅浮宮竊賊「業餘」:犯下這麼多錯誤

知名大盜批羅浮宮竊賊「業餘」:犯下這麼多錯誤
法國巴黎羅浮宮遭竊總值約1.02億美元的珍貴珠寶。(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在巴黎羅浮宮遭竊總值約1.02億美元的珍貴珠寶案發生後,美國知名前珠寶竊賊拉里勞頓(Larry Lawton)向媒體發表評論,直指行動者為「業餘」與「白痴」,並警示這類珍稀戰利品的潛在走私與銷贓是難題。

根據外媒的報導,勞頓現年64歲,曾於1980至1990年代在美國東岸犯下一系列珠寶大盜案,涉案店家逾25家,贓物估計約1,800萬美元。他後來被捕入獄,服刑11年,出獄後公開談論其犯罪經驗並接受媒體採訪。對於羅浮宮一案,勞頓表示,即便盜賊成功帶走部分珍品,要想將這類獨一無二、具高度識別性的珠寶順利脫手和走私出境,並非易事。

勞頓批評此次行動失誤頻頻,指出匪徒在逃逸過程中留下手套、遺失或損毀了某些文物,並嘗試焚毀作案工具以銷毀證據,但未能完全成功。他認為這些疏漏很可能讓警方追查到線索,「犯下這麼多錯誤的人,通常會被抓到」。

在談及如何處理貴重珠寶以便逃離或變現時,勞頓強調,對於專業竊賊而言,處理與銷贓是整個作案中最關鍵也最棘手的部分;而對於經驗不夠的劫匪,將面臨高度風險。他並提醒,羅浮宮的珠寶因其稀有性和可識別性,無論是拆解還是分散銷售,都會增加被識別與追查的機會。

勞頓回顧自己過往犯案時的周密規劃與行事風格,指出他曾經花費數週甚至數月蒐集情報,但最終只選取少數目標下手。他亦坦承過去有些計劃極為激進,幸而未付諸實施;對此,他表達慶幸之意。

對於羅浮宮此次僅有四名嫌犯涉案且在逃脫時仍帶走八件物品的情況,勞頓描述了那一刻的腎上腺素與刺激感,但同時強調,興奮之後將面對漫長的追緝與走私、變現等刑事風險。他預測,由於現場遺留的線索與博物館可能的內部關聯線索,調查人員仍有相當機會查明真相。

羅浮宮方面與法國警方仍在進行深入調查,力求找回失竊文物並釐清犯罪手法與同謀關係。國際間對此類博物館文物安全與保護措施的檢討也再度浮上檯面。

勞頓最後表示,對於這類高曝光度、極具文化與歷史價值的盜竊案,「被捕與曝光的風險遠大於短暫得手的利益」,並呼籲公眾和相關單位加強防範與跨國協作,以降低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人氣國際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