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災民住教會 難洗澡排隊領熱食
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溪堰塞湖近日溢流,大量河水挾帶黑色泥沙沖刷下,即使河水退去、雨停後路面仍相當泥濘顛簸難行,多處封路。現場除了馬太鞍教會協助安置災民外,花蓮城隍廟也有運送物資。教會裡民眾在傍晚爭先恐後的到熱食區排隊,碗內有雞腿、排骨、青菜、炒蛋與白飯等菜色。但因教會內沒有冷氣,民眾只能在木製長凳上將就休息。
太偏鄉先空投物資
馬太鞍溪溢流後第3天,本報記者搭乘火車前往光復,在快到車站時就看到大量軍車、砂石車在路上來回行駛。下車後,光復車站的周圍馬路標示全部消失,周圍的地上全部是灰黑色的泥砂。以往相對清冷的光復街上擠滿了許多車輛,包括一般民眾用車、軍車等,顯得水洩不通,許多國軍在大太陽下賣力鏟土、清理淤泥。
國軍在光復淨水廠清理淤泥。(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花蓮秀林鄉及萬榮鄉部分也受災嚴重。特搜小組率先進入崩塌區,逐戶搜尋失聯民眾,工兵部隊則使用推土機清出運輸道路,化學兵負責汙泥消毒以防疫病擴散。CH-47直升機克服地形限制,直接空投緊急物資,包括熱食、水資源及臨時浴室設備,優先供應災民。
部落教室堆滿各地來援助的物資。(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居住條件不好受
在前往光復淨水廠與馬太鞍教會的路上,還有地方的淹水尚未完全排除,路上還有被洪水沖到二樓的車子尚未清理。路上雖然被清理的差不多了,但還是有地方還有大型家具尚未清理完成。教會裡面大約有百位災民,雖然吃飯不用擔心,但住宿與洗澡成為最大的問題,且教會內沒有冷氣,民眾只能在木製長凳上將就休息。
光復鄉在洪水退去後,尚未完全清理完全,仍有大量淤泥與遭沖毀的車子在路上。(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現場除了教會協助安置災民外,花蓮城隍廟也有運送物資,但廟方希望能更清楚當地需要什麼以後再運送,後來便找光復鄉的鄉民代表協調。民眾在傍晚爭先恐後的到熱食區排隊,碗內有雞腿、排骨、青菜、炒蛋與白飯等菜色。教會也宣布,光復糖廠的民宿提供免費洗澡,因為教會只有一個水塔,若大家都洗又會缺水。
安置在教會的民眾只能將就在椅子上休息。(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 記者:台灣醒報呂翔禾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