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洗錢且近3年無人用 中華郵政115年停辦國際匯票

中華郵政本週公告,115年1月1日起將停辦國際郵政匯票業務,主要考量近3年已無人使用,國際間跨國匯款以電文匯款為主,且為防堵洗錢,未來民眾若有跨國匯款需求,可改用電匯。

國際郵政匯票由各國郵政機構互相合作跨國匯款服務,中華郵政透過文字說明,由台灣的匯款人提供受款人資料,再由中華郵政寄發國際郵政匯票清單給兌款國家郵政機構,當地郵政再依清單匯款詳情繕製匯票,通知受款人持票兌領,且受款人不需要有銀行帳戶。

中華郵政表示,國際郵政匯票業務,每筆手續費新台幣160元,且單筆限額3萬美元(新台幣約94萬元),採紙本寄遞,寄送耗時、約需1週至10天,且可能遺失,加上無受款人銀行帳戶,資金有斷點,恐有洗錢風險。

相較之下,電文匯款快速、安全又可追蹤匯款流向,而電文匯款是透過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建立的通訊平台,以標準化的電文進行國際間的資訊傳輸,每筆手續費400元至800元,且沒有限額。

中華郵政指出,匯款人在提供受款人資料後,由中華郵政發送SWIFT電文至受款銀行,受款銀行收到電文,核對匯款資訊無誤後,即解付至受款人帳戶,最慢也僅需2、3天的時間,而國內外銀行多採用電文匯款受理客戶匯款。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