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消耗差異大 追蹤心率可預防健康風險
心率變化有異常,很可能是身體出狀況了!科學家分析運動數據顯示,運動監測器可以持續測量心率變化,也能將心跳次數總合起來,並將其轉化為新的健康指標。對此,如果心率變化能幫助人們注意到心跳次數的異常現象,可有效避免突發性的危險症狀發生。
心率變化健康指標
《ScienceAlert》報導,科學家分析健身應用程式的運動數據,並比較靜止心率和每日總心跳次數。結果發現,在靜止心率較低情況下,受過耐力訓練的運動員與一般成年人相比,每天可減少約11500次心跳。
事實上,一個人每天的心跳總數反映出心臟在睡眠、壓力和運動等活動中所做出的反應,而心臟也會進行推拉運動,即在靜止時儲存心跳,在運動時消耗心跳。如此一來,人們應更加注意身體負荷和精神負荷之間的關聯。
如今,運動監測器可以持續測量心率變化,也能將心跳次數總合起來,並將其轉化為新的健康指標。對此,每日心跳次數的升高可能意味著活動量變大,也可能反映出焦慮、體能不佳、攝取咖啡因或中暑等現象。
心率異常有效預警
《獨立報》報導,心率變化是了解身體如何應對生活需求的重要指標,而持續偏高的靜止心率會增加心臟病、中風和早逝的風險。另外,心率變異性反映出心跳間隔時間的變化,可作為衡量壓力和情緒健康的有效指標。
因此,如果心率變化能幫助人們注意到心跳次數的異常現象,便能夠鼓勵人們在疲倦感來臨之前,事先進行更溫和的活動,以避免突發性的危險症狀發生。
- 記者:台灣醒報莊宇欽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