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業眾信發布《台灣私募股權白皮書》 揭示四大關鍵議題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攜手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於今(15)共同發表《2025台灣私募股權基金白皮書-台灣私募股權基金市場回顧與展望》,透析私募股權基金過去一年的發展趨勢,歸納「聚焦前瞻性技術產業投資、結合資本與產業整合加速台灣企業成長、私募股權基金出場帶動台灣企業跨國佈局新契機、私募股權基金的管理」為台灣私募股權基金的四項重要議題。
勤業眾信策略、風險與交易服務營運長潘家涓表示,2024年雖然通膨減緩,各國央行逐漸放鬆貨幣政策,私募股權市場仍未回到過去榮景,整體募資金額下降趨勢持續。2024募資金額約10,880億美元,較2023年下滑約20%;募資基金數量僅3,892支,創2016年以來新低。2024台灣市場私募股權投資案件數也並未明顯觸底反彈,儘管如此,台灣企業在積極尋找海外收購機會,開始選擇與熟悉跨國交易的私募股權基金合作,開創新局。
亞太私募股權市場則於2024年末明顯回溫,受惠於全球降息循環打開,包含中國大陸、韓國、紐西蘭皆相繼調降利率,在可預期2025年延續降息趨勢及待投資資金創下新高下,也讓整體市場信心回溫。趨勢方面,資金來源傾向集中於大型基金,2024年完成募資的私募股權併購基金中,高達75%的資金集中在10家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大型基金,相較去年成長了近1/3,顯示有限合夥人(LP)更傾向將資金配置於成熟機構。投資方面,2024年亞太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總金額高達1,380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8.1%。此外,補強型併購交易成為近期普通合夥人(GP)偏好的主流策略之一 ,此類交易成本低、風險可控,透過一系列補強型併購交易擴大平台企業規模達到整併效益,並提升整體價值。
2024年台灣整體利率水準仍屬溫和,跨境投資顯著升溫,主要聚焦美國、日本等戰略市場。除透過私募股權基金間接投資外,2024年不少企業更積極藉由自身創投部門或與國際私募股權基金共同出資(Co-investment),搶占前瞻科技供應鏈的關鍵技術如AI雲端運算、儲存晶片、高效能計算與網路基礎設施等核心技術領域。參與者包括緯創、鴻海、聯發科與台達電等台灣科技產業龍頭,普遍透過策略性投資,提升其於新興科技供應鏈中的掌控力與技術整合潛力,強化全球科技產業中的戰略布局。
台灣私募股權活動四大關鍵議題
一、聚焦前瞻性技術產業投資
近年來,全球正經歷由人工智慧(AI)所引領的顛覆性科技革命。AI技術快速演進,從基層的晶片設計、高效能運算,到軟體應用與服務,並帶動資安防禦、智慧醫療、次世代通訊與雲端加值服務等關聯產業同步擴張。面對這波前所未有的科技浪潮,私募股權基金正積極布局前瞻科技資產,攜手具潛力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同時導入營運管理經驗、資源整合與產業網絡。AI的進展不僅帶動基礎設施革新,也刺激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熱潮,形成技術與資本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以祺富資本為例,其領投的公司大多具前瞻技術的潛力企業,聚焦AI、資安、雲端及半導體等前沿科技領域。其中萬里雲作為台灣首家獲得Google Cloud雲端託管服務供應商菁英合作夥伴,以提供一站式AI與雲端服務為核心價值。其商業模式整合AI、資安與FinOps三大核心技術能力,為企業提供橫跨資料治理、雲端營運效率與資安韌性的完整解決方案。對祺富資本而言,萬里雲正是能掌握未來雲端、AI及資安融合趨勢的關鍵企業。除了看好雲端服務為AI及資安應用落地的關鍵基礎,也相信萬里雲於台灣、新加坡及東南亞多國的成功經驗能夠建立台灣擴至東南亞市場的數據雲端生態系,扮演企業雲端轉型顧問角色,助力企業在全球AI浪潮中掌握競爭優勢。
二、結合資本與產業整合加速台灣企業成長
在台灣市場,私募股權基金正從單一的資金提供者,轉型為具備產業洞察與策略導向的價值創造者,成為推動台灣企業升級與國際化的重要催化劑。基金不僅提供資本挹注,更深度參與企業的成長歷程,私募股權基金的價值創造優勢主要體現於以下四個面向:資本挹注與結構優化、專業管理與治理升級、策略整合與創新加速以及國際化與市場拓展。
以閎鼎資本(TGVest)投資美萌科技為例,其所看重的不僅僅只是美萌科技當下的營收規模或毛利率水準,更在意產業的未來發展潛力以及雙方對長期願景的契合度。此次交易能推進的關鍵,在於美萌科技正積極推動數位轉型,期望從傳統的精密製造代工業者,往軟硬體整合的全方位牙科矯正解決方案發展。而閎鼎資本具備相關領域的營運經驗與資源,能在策略制定與執行上提供實質協助。不只來自資金挹注,更透過治理改善、營運優化與產業整合,帶來持續的價值創造。最終,閎鼎資本透過旗下「台灣閎鼎亞洲貳有限合夥」的子公司盛實投資與頤輝投資成功公開收購美萌科技普通股股份共30%,成為其創辦人家族之外的大股東,美萌科技隨後也宣布終止興櫃股票櫃檯買賣,並於2025年8月停止股票公開發行,期望不受公開市場短期績效壓力的影響,得以進行組織重整改造與經營計畫調整。這種先私有化後再尋求上市的模式,正是私募股權基金協助企業進行深度轉型的常見策略,體現私募股權基金與企業追求永續經營與價值創造的共同願景。
三、私募股權基金出場帶動台灣企業跨國佈局新契機
當前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出場緩慢、IPO持續低迷,造成資產流動性較差。在此環境下,企業買家(Corporate buyers)則成為普通合夥人出場策略的重要考量之一。而近年來隨著日本利率低、融資環境較佳,且對國際市場持開放的態度,日本的投資機會增加。根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司「核准對外投資」資料,2024年整體對日本的投資件數達99件,金額達54.9億美元,較2023年大幅提升2455.9%。其中,半導體產業的投資案尤為突出,包括台積電申請對日本熊本廠二期增資、家登集團赴日本九州建廠,以及崇越科技與其子公司峻川商事積極擔任供應鏈平台角色,協助台灣及美國廠商切入日本半導體供應鏈,展現出台日跨國產業整合與合作的強勁動能。
以精成科技以397億日圓全現金併購Lincstech 為例,Lincstech先是被Polaris Capital Group於2021年收購。進場後,Polaris與管理層合作,聚焦提供高附加價值服務,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營收從2022年462億日圓,預測快速成長至2025年約650億日圓,獲得明顯營收增長。Polaris在財務與營運改善後,將其股權出售予精成科技。
精成科技透過此次收購將業務範圍由傳統PC、車用及消費電子市場,進一步延伸至AI伺服器、汽車電子、半導體測試及高密度連結板等高階應用領域,也將Lincstech在日本與新加坡的製造基地整合,強化雙方在東南亞地區的產能與服務能量,並Lincstech在日本的製造資源深入日本市場,擴大市占率與客戶基礎,進一步提升全球化營運佈局。
四、私募股權基金的管理
由於台灣民間資金充裕、近期多項大型國家建設推動需資金挹注,以及保險業資金運用效率尚有待提升等因素,國發會於2024年12月核定「兆元投資國家發展計畫」,計畫將涵蓋2025年至2028年。該計畫主要目的是提供與保險資金需求相符的公共建設投資標的或金融商品,並促進海外資金回流,投入基礎建設,同時協助保險業者降低海外投資的避險成本。期望藉此能有效引導龐大資金投入國家發展重點領域,強化整體經濟韌性與永續發展動能。
此外,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於2024年8月9日正式通過「加強投資AI新創實施方案」,為期十年的投資計劃,總額為新台幣100億元,預計投資在國內AI新創及數位經濟相關產業,並採用「政府與民間搭配投資人共同出資」模式。國發基金與創投將按照1:1的比例共同出資,若符合特定條件可拉高至3:1,並優先考量具備全球擴展潛力與關鍵技術突破能力的新創企業,提升私募股權基金與創投的參與意願與投資能力。政策引導搭配出資機制與投資額度設定,不但大幅降低投資門檻與分攤風險,也能讓私募股權基金更能鎖定具實際商業潛力的AI技術型團隊。
私募股權助台灣企業強化競爭力
儘管投資市場轉向保守,私募股權基金仍尋求以更多元、穩健的投資方式挹注台灣企業,不論是協助台灣企業進行海外併購、加速企業成長與轉型,或是與國家發展委員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等主管機關與相關利益團體的合作,都促使台灣私募股權基金市場持續成長。
在私募股權基金對台灣投資更趨成熟多元之際,我們期待各界人士,包含主管機關、企業界、利益團體,也能更正向的看待私募股權基金的運作。在各界共同努力之下,期待私募股權基金的引入和合作,能夠完成更多具有指標性意義的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合作案件,讓私募股權基金能夠健全蓬勃的發展,共創企業與私募股權基金雙贏的局面。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15 18:48:03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