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對陸曝險探新低 保守看待美中關稅暫緩

金融業對陸曝險探新低 保守看待美中關稅暫緩

在美中關稅談判釋出降稅與暫緩徵收利多的同時,台灣金融體系對中國大陸市場的風險曝險卻持續收縮。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2025)年3月底,包含銀行、保險、證券在內的金融三業,對大陸曝險總額降至8,945億元,首度跌破9,000億元大關,年減13.75%,續創統計以來新低。凸顯金融業即使面對政策轉向訊號,仍維持保守立場,審慎控管對陸資產部位。

金融三業對陸投資縮水,以銀行業幅度最為明顯,3月底曝險總額跌至8,255億元,年衰1,274億元,幅度達13.4%,為統計以來新低紀錄。其中,授信金額縮減778億元至5,514億元、投資金額衰退270億元至2,085億元、資金拆存也由881億元下滑至655億元,年降逾25%。

金管會指出,對陸曝險連續降低,主要反映銀行業採取保守策略,針對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趨緩、房市與債務風險上升等因素,嚴控授信與投資水位。資金拆存的減幅最大,則與中國境內業務壓縮與操作空間收縮有關。

從統計資料來看,目前對陸曝險占淨值比前3大銀行,分別為中國信託的56.8%、凱基銀行的44.4%、永豐銀行的38.6%,但主要與業者在大陸的業務比重與特殊授權項目,例如消金業務有關。

在壽險業方面,截至3月底,投資大陸有價證券的金額為577億元,年減147億元,降幅20%。金管會表示,產險業自2023年起對陸投資已歸零,顯示整體保險業對中國市場曝險已下調至極低水位,僅占可運用資金的0.17%。至於證券、期貨與投信業曝險總額僅113.9億元,占淨值比1.36%。

另外,美中雙方最新貿易談判受到全球關注,美國與中國高層官員於瑞士日內瓦進行為期2天的關稅協商後,今(12)日聯合宣布達成協議,雙方將暫緩90天加徵新關稅,並互相大幅降稅達115個百分點。美方對中方商品的加徵關稅從145%降至30%,中方則自125%降為10%,遠遠超過市場預期。

雖然短期內協議有助穩定市場信心,但有市場人士認為,關稅爭端可能僅是暫歇,結構性風險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仍在,金融機構對中曝險可能繼續維持在保守水位,對於後續資金回流與重新布局,仍須審慎觀察後續發展。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