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發布「潔淨產業政綱國家援助框架」 確立具競爭力、韌性與去碳的產業成長戰略

歐盟發布「潔淨產業政綱國家援助框架」 確立具競爭力、韌性與去碳的產業成長戰略
面對能源成本飆升、競爭形勢激烈與減碳壓力,歐盟執委會於今(2025)年6月25日通過「潔淨產業政綱國家援助框架」(Clean Industrial Deal State Aid Framework, CISAF),藉由簡化並統一國家援助審查程序,打造可預見且高效的補助機制,支持產業加速潔淨轉型,為歐盟確立具競爭力、韌性與去碳的產業成長戰略。

淨零產業已成為全球投資與研發的關鍵領域之一。美國、日本與中國等主要經濟體透過研發補助、財政補貼與融資優惠積極推動淨零技術,不僅助力達成淨零排放目標,也藉此強化本國產業國際競爭力。歐盟過去憑藉領先技術與創新優勢,推動經濟成長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但近年來隨著全球競爭加劇、能源成本高漲、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及經濟成長放緩等挑戰,歐盟的優勢逐漸不在,特別是高耗能產業更因法規複雜與能源成本壓力而逐漸缺乏競爭力。為回應此一挑戰,歐盟執委會於今(2025)年2月發布「潔淨產業政綱」(Clean Industrial Deal),結合氣候行動與產業競爭力,協助高耗能產業去碳並推動潔淨技術產業發展,為歐盟創造兼顧永續發展和經濟成長的發展路徑。

CISAF自今(2025)年6月25日起至2030年底,在現行國家援助相關規則基礎上,統一審查標準並簡化程序,確保成員國能在合規前提下,迅速提供補貼並維持穩定投資環境,同時保障單一市場的公平競爭。其聚焦五大主軸:推廣再生能源與低碳燃料、高耗能產業暫時性電價減免、既有設施去碳、發展潔淨技術製造能力,以及降低潔淨能源、去碳與循環經濟等領域投資風險。舉例而言,成員國可提供高耗能產業暫時性電價補貼,並要求企業將部分資金再投入能源轉型,以確保補貼迅速、精準發揮效益。

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法律研究員李霽恆觀察到,此一前瞻且高效的支持架構,不僅提升歐盟潔淨技術投資誘因,也加速產業去碳,並為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奠定穩固基礎;臺灣方面,「臺灣2050淨零路徑」已訂定明確階段性減碳目標,並透過「十二項關鍵戰略」與「六大部門減碳行動計畫」推動再生能源與產業去碳,同時結合「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與「國家融資保證機制」引導政府與民間資金投入。建議臺灣借鏡CISAF模式,建立可預見、簡化且高效的潔淨轉型支持機制,助力臺灣達成2025年淨零排放願景。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