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火車頭園區開幕 打造鐵道客庄旅遊新亮點
座落苗栗火車站旁、斥資近11億元籌建的苗栗火車頭園區今天開幕,園區集結12輛經典火車頭及各式鐵道文物,並以貓咪主題營造親子遊憩及打卡熱點,結合客庄特色帶動觀光。
苗栗火車頭園區前身為台鐵局苗栗機務分駐所轄鐵道文物展示館,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於民國108年訪視火車站周邊環境再造工程及鐵路一村復甦計畫,見展示館保存各式老火車頭,指示整合周邊景點及鐵道文物特色,擴大興辦火車頭園區。
建置計畫歷時6年推動,由客委會籌編預算、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協助工程設計建設,竣工後交由台鐵公司委外營運,今天舉行開幕儀式。客委會主委古秀妃、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苗栗縣長鍾東錦、國土署中工分署副分署長郭秋諒、立委邱鎮軍、苗栗市長余文忠,以及多名鄉鎮首長、地方民代與會。
根據台鐵簡報資料,園區占地5700坪,從苗栗火車站西站出口步行2分鐘可抵達,規劃有螺旋瞭望塔、可動態展示的轉車台大廳、列車展示館、鐵道廣場、文物故事館、投煤體驗館、戶外實體列車展示區及青創聚落商店等。
原鐵路一村變身為青創聚落,融合貓咪元素集結美食、手作、文創商店,另有療癒效果十足的擼貓館,營運廠商盼將園區打造成為火車迷天堂,也是親子遊憩及打卡熱點。即日起一般民眾入園門票新台幣100元、可抵50元消費;初期苗栗縣民半價優惠。
馮輝昇表示,園區可近距離觀賞正線列車運行,並匯集陳列經典老火車頭、模型車及投煤練習場,尤其12輛火車頭不乏具有百年以上歷史,加總年紀超過800歲,有的更是全台或全世界碩果僅存。
馮輝昇說,像是DT561美國製造的蒸汽火車頭,全球僅剩台灣看得到,日本製造的CT152蒸汽火車已進駐轉車台大廳,還有台灣自產的蒸汽火車、百年木造火車以及俗稱「大恐龍」的全台唯一一台蒸汽吊車等,可滿足鐵道迷樂趣。
馮輝昇指出,台鐵目前推動鐵道觀光旅遊,園區可配合鐵道觀光旅遊結合地方創生,並串連舊山線、台中鐵道文化園區、彰化扇形車庫、集集支線等觀光廊帶,未來發展值得期待,目標希望3年內能破百萬參觀人潮。
古秀妃與鍾東錦都表示,「台鐵員工有非常多的客家鄉親」,火車是許多客家人的生活回憶,期盼園區與客庄生活圈特色、景點結合,不僅僅是台鐵的火車頭園區,也成為苗栗觀光的「火車頭」。
開幕首日天公不作美,但仍有不少老台鐵人、火車迷冒雨前往朝聖。一名台鐵退休員工告訴中央社記者,台鐵舊火車頭退役後多半分散各地,退休後也難再看到這些車輛,能有一處園區匯集各式經典火車頭,讓老一輩台鐵人相當有感,重拾過去工作的情感回憶,對於新進人員而言,也能對台灣鐵道歷史有更多認識。
苗栗火車頭園區前身為台鐵局苗栗機務分駐所轄鐵道文物展示館,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於民國108年訪視火車站周邊環境再造工程及鐵路一村復甦計畫,見展示館保存各式老火車頭,指示整合周邊景點及鐵道文物特色,擴大興辦火車頭園區。
建置計畫歷時6年推動,由客委會籌編預算、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協助工程設計建設,竣工後交由台鐵公司委外營運,今天舉行開幕儀式。客委會主委古秀妃、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苗栗縣長鍾東錦、國土署中工分署副分署長郭秋諒、立委邱鎮軍、苗栗市長余文忠,以及多名鄉鎮首長、地方民代與會。
根據台鐵簡報資料,園區占地5700坪,從苗栗火車站西站出口步行2分鐘可抵達,規劃有螺旋瞭望塔、可動態展示的轉車台大廳、列車展示館、鐵道廣場、文物故事館、投煤體驗館、戶外實體列車展示區及青創聚落商店等。
原鐵路一村變身為青創聚落,融合貓咪元素集結美食、手作、文創商店,另有療癒效果十足的擼貓館,營運廠商盼將園區打造成為火車迷天堂,也是親子遊憩及打卡熱點。即日起一般民眾入園門票新台幣100元、可抵50元消費;初期苗栗縣民半價優惠。
馮輝昇表示,園區可近距離觀賞正線列車運行,並匯集陳列經典老火車頭、模型車及投煤練習場,尤其12輛火車頭不乏具有百年以上歷史,加總年紀超過800歲,有的更是全台或全世界碩果僅存。
馮輝昇說,像是DT561美國製造的蒸汽火車頭,全球僅剩台灣看得到,日本製造的CT152蒸汽火車已進駐轉車台大廳,還有台灣自產的蒸汽火車、百年木造火車以及俗稱「大恐龍」的全台唯一一台蒸汽吊車等,可滿足鐵道迷樂趣。
馮輝昇指出,台鐵目前推動鐵道觀光旅遊,園區可配合鐵道觀光旅遊結合地方創生,並串連舊山線、台中鐵道文化園區、彰化扇形車庫、集集支線等觀光廊帶,未來發展值得期待,目標希望3年內能破百萬參觀人潮。
古秀妃與鍾東錦都表示,「台鐵員工有非常多的客家鄉親」,火車是許多客家人的生活回憶,期盼園區與客庄生活圈特色、景點結合,不僅僅是台鐵的火車頭園區,也成為苗栗觀光的「火車頭」。
開幕首日天公不作美,但仍有不少老台鐵人、火車迷冒雨前往朝聖。一名台鐵退休員工告訴中央社記者,台鐵舊火車頭退役後多半分散各地,退休後也難再看到這些車輛,能有一處園區匯集各式經典火車頭,讓老一輩台鐵人相當有感,重拾過去工作的情感回憶,對於新進人員而言,也能對台灣鐵道歷史有更多認識。
- 記者: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25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