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業疫情後月薪增近5萬元 公車客運僱用人數減

交通部指出,COVID-19疫情前後,海洋水運業僱用人數增加,每月薪資也較疫前增加近5萬元,但公共汽車客運業受到交通運輸模式轉變,雖然薪資增加,但僱用人數大減。

交通部日前公布「113年運輸及倉儲業之生產與受僱員工概況」,全台共有29萬7000人從事運輸及倉儲業,其中公共汽車客運業、港埠業的受僱人數創下歷年新低,而因觀光需求升溫,航空運輸業增加的受僱人數最多。

在薪資方面,交通部表示,113年運輸及倉儲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為新台幣6萬5184元,較112年增加3227元,創下歷年新高,更是整體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總薪資6萬1002元的1.1倍。

交通部說,113年運輸及倉儲業中薪資最高的是海洋水運業,每月總薪資為13萬9500元,其次是航空運輸業,每月總薪資達11萬7051元。不過薪資最低的則是其他汽車客運業每月總薪資只有3萬6745元,汽車貨運業也只有4萬1378元。

交通部說,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前後,海洋水運業受到疫情及紅海危機影響,與民國108年相比僱用人數增加,每月薪資也大增近5萬元,而航空運輸業受到解封、觀光活絡及貨運需求增加影響,受僱人數也增加近千人,每月薪資增加近2萬元。

交通部指出,公共汽車客運業受到疫情間交通運輸模式轉變影響,受僱員工人數由108年的2萬2974人,減少到113年的1萬8994人,大減將近4000人,每月薪資雖然從5萬3147元增加到6萬1722元,但總工時平均在196小時以上,為運輸及倉儲業中最高。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