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拉跌倒鄰居一把 台裔青年赴緬甸重建生命水源
在斷垣殘壁頂著烈陽指揮挖井,38歲台裔美籍張暉(??)飄洋過海,到太平洋另一端,將水利衛生知識化為力量,為緬甸強震災民重建生命水源,「我不是英雄,只是想為鄰居伸出援手。」
3月28日午後時分,緬甸發生規模7.7強震,讓內部衝突不斷的緬甸狀況雪上加霜,多棟建築物倒塌,當地居民不僅無家可歸,連維持生命的乾淨水源都短缺,多次參與無國界醫生及其他人道組織前線任務的張暉(??),4月前往緬甸,投身水利衛生專案統籌。
張暉(??)回憶起初到緬甸災區所見,他告訴中央社記者,無數水井與自來水管被震毀,不僅乾淨飲用水缺乏造成生存問題,甚至連洗碗筷、洗衣服與洗澡的水源都是挑戰,當住民長期到河邊收集未經處理的髒水,以此作為民生用水,還可能導致皮膚病、疫情等衛生危機。
曾於2023年土耳其敘利亞震災期間,擔任無國界醫生水利衛生經理的張暉((??)),深知緬甸強震後重建水利工程刻不容緩,短短1個半月,張暉((??))與團隊已將7成至8成的毀損水井修復完畢,甚至鑽出了新水井,更建立RO逆滲透淨水設備,打開水龍頭就能喝水,解決飲用水問題。
張暉(??)笑著說,累是一定會累,但每次看著建好的水利設施,大家喝著乾淨的水,所有的辛苦都變得值得。簇擁而上的緬甸居民,滿溢出感謝的心情,即使沒有翻譯,他也能瞭然於心,「作為有能力者,伸出援手,我不是想當英雄,只是想拉跌倒了、需要幫助的鄰居一把。」
被問到緬甸水利工程的最大挑戰,張暉(??)微微皺起眉頭,他說,大約再半個月雨季就要到來,洪水和土石流可能會加劇行動挑戰,尤其在偏遠地區,這次的水利任務預計到6月初,緬甸的豪大雨不容小覷,「可能淹到馬桶會吐出很髒的水」,整個水利衛生團隊此刻正在與時間賽跑。
張暉(宓冉)表示,這次任務讓他更清楚意識到,解決當地問題需要長期規劃與投入,以水利衛生為例,短期援助就像捐1瓶乾淨瓶裝水,只能暫時解決問題,沒有水瓶就沒有水喝,「我們的目標是建立長期且具備彈性與韌性的解決方案」,確保乾淨的水源能持續供應。
無國界醫生在這次震災嚴重的曼德勒地區,為流離失所者和農村社區恢復供水、衛生設施,及受地震破壞的醫療設施的電力,包括鑽井,在8個以上地點設置臨時行動診所,改善醫療服務,擴大心理健康照護;另外,在撣邦南部、茵萊湖,除了修復水處理設備,行動診所覆蓋4個不同的村莊。
3月28日午後時分,緬甸發生規模7.7強震,讓內部衝突不斷的緬甸狀況雪上加霜,多棟建築物倒塌,當地居民不僅無家可歸,連維持生命的乾淨水源都短缺,多次參與無國界醫生及其他人道組織前線任務的張暉(??),4月前往緬甸,投身水利衛生專案統籌。
張暉(??)回憶起初到緬甸災區所見,他告訴中央社記者,無數水井與自來水管被震毀,不僅乾淨飲用水缺乏造成生存問題,甚至連洗碗筷、洗衣服與洗澡的水源都是挑戰,當住民長期到河邊收集未經處理的髒水,以此作為民生用水,還可能導致皮膚病、疫情等衛生危機。
曾於2023年土耳其敘利亞震災期間,擔任無國界醫生水利衛生經理的張暉((??)),深知緬甸強震後重建水利工程刻不容緩,短短1個半月,張暉((??))與團隊已將7成至8成的毀損水井修復完畢,甚至鑽出了新水井,更建立RO逆滲透淨水設備,打開水龍頭就能喝水,解決飲用水問題。
張暉(??)笑著說,累是一定會累,但每次看著建好的水利設施,大家喝著乾淨的水,所有的辛苦都變得值得。簇擁而上的緬甸居民,滿溢出感謝的心情,即使沒有翻譯,他也能瞭然於心,「作為有能力者,伸出援手,我不是想當英雄,只是想拉跌倒了、需要幫助的鄰居一把。」
被問到緬甸水利工程的最大挑戰,張暉(??)微微皺起眉頭,他說,大約再半個月雨季就要到來,洪水和土石流可能會加劇行動挑戰,尤其在偏遠地區,這次的水利任務預計到6月初,緬甸的豪大雨不容小覷,「可能淹到馬桶會吐出很髒的水」,整個水利衛生團隊此刻正在與時間賽跑。
張暉(宓冉)表示,這次任務讓他更清楚意識到,解決當地問題需要長期規劃與投入,以水利衛生為例,短期援助就像捐1瓶乾淨瓶裝水,只能暫時解決問題,沒有水瓶就沒有水喝,「我們的目標是建立長期且具備彈性與韌性的解決方案」,確保乾淨的水源能持續供應。
無國界醫生在這次震災嚴重的曼德勒地區,為流離失所者和農村社區恢復供水、衛生設施,及受地震破壞的醫療設施的電力,包括鑽井,在8個以上地點設置臨時行動診所,改善醫療服務,擴大心理健康照護;另外,在撣邦南部、茵萊湖,除了修復水處理設備,行動診所覆蓋4個不同的村莊。
- 記者: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8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