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權及音樂故事 日本開展 高一生三代的家族之歌 傳唱東京

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主辦的年度盛展「臺灣人權及音樂故事展—高一生先生,三代的家族之歌」,今(19)日舉辦開展記者會,駐日大使李逸洋特別蒞臨致詞,高一生兒子高英傑也受邀向日本媒體、學者、音樂家及僑界代表講述家族的人權故事,更與妹妹高美英吟唱鄒族民謠及父親的音樂作品,來自臺南的音樂團體台音雅頌藝文社也帶來《臺灣心、故鄉情》組曲演出,獻給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受難者。
駐日大使李逸洋表示,他與陳水扁、黃天福3人是戒嚴時期蓬萊島案政治受難者,名字被銘刻在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紀念碑上,個人深愛音樂,會吹奏38種西洋管樂器,因此今天感受特別深刻。臺灣的民主、自由、人權是無數前輩犧牲生命及自由換來的,今天面臨中國武力威脅及滲透,從高一生三代家族之歌中,讓大家體悟我們要更珍惜及守護臺灣民主,不容迫害人權及自由的歷史悲劇再次重現。
這次展覽是以臺灣原住民前阿里山鄉長高一生及其三代家族的生命故事與音樂理想為主題,內容涵蓋高一生的早年教育、音樂創作、政治參與及獄中書信,並特別呈現其長女高菊花的傳奇人生。
高一生在日治時期即是鄒族部落中推動文化與農業進步的重要人物,戰後更提出高山自治縣構想,最終於1954年因遭受白色恐怖而被羅織罪名槍決。其長女高菊花原為具潛力的知識份子,因父親事件被迫改名「派娜娜」進入演藝圈,成為1950年代最受歡迎的拉丁歌后;儘管歌聲征服舞台,她卻長年遭政治利用與監控,一生背負不能言說的命運之痛。到了家族第三代子孫如音樂人高慧君、高蕾雅,演奏家高崇文、高健雄,於民主時代的臺灣終於得以展翅飛翔,吟唱、譜寫動人自由樂章,也見證、圓滿這個人權音樂故事。
高齡已85歲的高英傑特別感謝駐日大使李逸洋、文化部及駐日臺灣文化中心的支持,能透過這次的展覽,將父親曾經蒙塵的理想與家族生命史,被世人理解、尊重與記憶,尤其是直到第三代的孫輩,仍以音樂為志,記錄歷史、傳承信念,努力延續三代不輟的「家族之歌」。高英傑也與妹妹高美英分別帶來2首鄒族古謠,並且合唱高一生所作的「杜鵑山」、「長春花」2首曲子,感受到對家族及土地的深厚情感。
開幕也特別邀請致力於臺灣民謠推廣的音樂家蘇維倫,與台音雅頌藝文社、臺灣文化中心文化講座歌謠班張瑞銘合作帶來《臺灣心、故鄉情》組曲,演出〈安靜我心靈〉、〈望你早歸〉及高一生所作〈春之佐保姬〉等歌曲。蘇維倫是白色恐怖受害者商滿生的外孫女,身爲受難者後代感同身受,期望能以音樂撫慰先靈。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19 18:24:58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