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攜手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 培育長照3.0健康AI專業人才

中國文化大學為因應台灣即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的重大挑戰,於20日攜手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共同推動「長期照護創新行動計畫」,致力培育符合長照3.0趨勢的健康AI專業人才。計畫結合學術資源與社會實務,系統化培養具備人文素養與科技應用能力的長期照護專業人才。有別於傳統以醫學背景為主的長照教育模式,文化大學將以人文與科技並進的視角切入長期照護領域,強調「預防重於治療」的理念,並積極導入AI科技與智慧輔具,發展創新且個人化的照護模式,提升服務品質,促進長照制度的創新與永續發展。
文化大學校長王子奇表示,文化大學系所多元豐富,長年深耕高齡、健康與社福等領域。此次與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的合作,不僅是教育機構對外發展的重要一步,更是一場跨界協作的社會實驗,展現大學以知識服務社會的使命與決心。透過這個合作平台,期盼學生不只是學習照護技術,更能學會關懷、理解與創新,實質走入社會、回應時代需求。
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理事長謝文淮醫師則指出,長照是一項跨專業、跨系統的合作工程,尤其在面對高齡社會挑戰之際,更需要整合社區、醫療與教育等資源,未來中國文化大學的加入,將使長照不再僅限於醫療與照護專業的責任,而是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公共議題。
文化大學強調,透過跨院系師資合作與多元課程設計,學生在大學階段即可接觸智慧照護相關專業知識與實務操作,提前與未來職場接軌,培養兼具人文關懷與科技實力的長照新世代人才。
文化大學體育不分系戴旭志教授指出,學校早已與社區及衛福部合作超過十年,未來也將積極響應長照3.0藍圖。其中,智慧科技被視為提升服務效能的關鍵工具。衛福部近年推動住宿型機構照護品質獎勵計畫,鼓勵導入資訊系統與智慧照護科技,文化大學將配合政策,規劃於長者健康促進站引進AI科技,提供個人化健康管理服務,涵蓋身體活動與營養諮詢等多元面向。
戴教授進一步強調,文化大學以「全人健康(Wellness)」為核心,致力於整合運動、健康與創新產業的人力培育。透過校內豐富的體育運動相關資源與設備,營造多元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具備投入全球運動與健康促進產業所需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培育「長照3.0健康AI專業人才」,銜接產業需求。
此外,文化大學也規劃整合校內教育、藝術與社會科學等資源,以非醫療觀點切入長照領域,特別著重延緩與預防失能,積極推動運動、音樂、戲劇與藝術等人文療癒方式,打造兼顧身心靈健康的創新照護模式。未來也將結合跨院系師資開設創新課程,並建置實習平台,協助學生從「做中學、學中做」,落實產學接軌。
戴旭志教授認為,文化大學的角色正好補足目前長照體系中「前端健康促進與預防」的非醫療面向。透過人文、文化與科技的整合,不僅提升長者生活品質,更能打造溫暖且高效的照護環境,落實「在地老化」與「人本照護」的核心理念。
文化大學表示,未來將與學會持續推動長照相關課程設計、實習場域建立、專業認證制度與政策研究,並串聯過去在藝術進社區與健康促進方面的成果,打造以「大學在地化、照護創新化」為核心的永續合作平台,全面落實USR(大學社會責任)理念。透過此次攜手合作,中國文化大學不僅展現迎戰高齡挑戰的行動力,也為高等教育界開啟整合資源、連結社會的新方向,共同邁向以知識與創意構築幸福社會的願景。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521 15:26:45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