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禁機車騎內線部分道路不同規 交工處允檢討
北市部分路段禁機車騎內線,議員指出部分路段卻開放,例如忠孝東路6段、7段同條道路卻有不同規定。台北市交工處今天表示,針對沿線路口將檢討取消機車2段式左轉可行性。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明賢以質詢資料指出,台北市有16處屬於2車道路段,採用例外實施2段式左轉管制;3車道以上,機車則免強制待轉。資料顯示從2013年至今,市府已開放121處。
他說,北市府開放3車道以上路段機車免強制待轉,僅集中於2023年、2024年,今年僅新增開放1個路口,進度趨緩,例如忠孝東路7段先前道路銑鋪,市府卻重新補繪內線禁行機車標線,根本是道路平權走回頭路。
李明賢表示,台北市忠孝東路橫跨中山北路至南港區,部分路段是開放機車可行駛內線、免強制待轉,部分路段卻又禁止機車騎內線,形同條道路多個規定,讓騎士無所適從,應全面開放機車可行駛內線,並免強制待轉。
此外,近期網友熱烈討論關於民權大橋與堤頂大道標線過亂,他要求北市府應一併檢討改善。
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對此回應指出,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3車道(含)以上路段內側車道劃設禁行機車標線,並提供最外側2車道供機車通行。
交工處表示,考量北市市區部分路段臨停需求較高、大型車(公車)停靠進出頻繁,或專用道起迄端變換車道等因素干擾,所以採個案評估辦理開放3車道以上道路內側車道機車通行,並一併檢討開放機車直接左轉。
至於忠孝東路6段及7段,交工處指出,已於1月間取消內側禁行機車管制措施,將針對沿線號誌化路口檢討取消機車2段式左轉可行性。
針對堤頂大道、民權大橋標線,交工處表示,是為引導民權東路往外側車道的機車車流及堤頂大道南下車流,2月間配合開放機車行駛堤頂大道1段外側車道進彩虹河濱公園,才劃設相應路口行車導引線。
交工處指出,考量此路口標線民眾辨識不易,為利辨識及避免誤解,已檢討精簡路口行車導引線,且將配合台北市新建工程處路面更新工程一併調整,預計6月進場施作。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明賢以質詢資料指出,台北市有16處屬於2車道路段,採用例外實施2段式左轉管制;3車道以上,機車則免強制待轉。資料顯示從2013年至今,市府已開放121處。
他說,北市府開放3車道以上路段機車免強制待轉,僅集中於2023年、2024年,今年僅新增開放1個路口,進度趨緩,例如忠孝東路7段先前道路銑鋪,市府卻重新補繪內線禁行機車標線,根本是道路平權走回頭路。
李明賢表示,台北市忠孝東路橫跨中山北路至南港區,部分路段是開放機車可行駛內線、免強制待轉,部分路段卻又禁止機車騎內線,形同條道路多個規定,讓騎士無所適從,應全面開放機車可行駛內線,並免強制待轉。
此外,近期網友熱烈討論關於民權大橋與堤頂大道標線過亂,他要求北市府應一併檢討改善。
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對此回應指出,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3車道(含)以上路段內側車道劃設禁行機車標線,並提供最外側2車道供機車通行。
交工處表示,考量北市市區部分路段臨停需求較高、大型車(公車)停靠進出頻繁,或專用道起迄端變換車道等因素干擾,所以採個案評估辦理開放3車道以上道路內側車道機車通行,並一併檢討開放機車直接左轉。
至於忠孝東路6段及7段,交工處指出,已於1月間取消內側禁行機車管制措施,將針對沿線號誌化路口檢討取消機車2段式左轉可行性。
針對堤頂大道、民權大橋標線,交工處表示,是為引導民權東路往外側車道的機車車流及堤頂大道南下車流,2月間配合開放機車行駛堤頂大道1段外側車道進彩虹河濱公園,才劃設相應路口行車導引線。
交工處指出,考量此路口標線民眾辨識不易,為利辨識及避免誤解,已檢討精簡路口行車導引線,且將配合台北市新建工程處路面更新工程一併調整,預計6月進場施作。
- 記者: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24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