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叉貓疑遭停權 學者籲平台檢視避免傷言論自由

常揭露政治內幕的網紅「四叉貓」近日疑遭大量檢舉,導致社群帳號被停權。傳播學者認為,社群平台在屏蔽時應檢視內容是否違法,若只因大量檢舉而停權,對言論自由也是傷害。

時常在個人社群平台分析時事和爆料的網紅「四叉貓」6日被網友發現,其臉書、IG、Threads等社群平台帳號全數消失。四叉貓也在YouTube直播中證實,帳號疑似遭大量檢舉而被停權。

中正大學傳播系系主任管中祥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社群平台在屏蔽某些資訊時,應檢視內容是否違反法規,若只是個人意見或時事評論,這樣屏蔽就有疑慮。

管中祥說,社群平台一直以來都是個黑盒子,其過濾機制未必了解當地的脈絡或法規,如果只因檢舉次數多而去下架某些內容或帳號,這樣對言論自由也是一種傷害。

管中祥提到,民主社會應該要接納不同意見,盡可能多聽各方看法,除非是有違法問題或是明確的假訊息,否則不需要去向社群平台檢舉;對於不同意見,即使個人無法接受,也應該學習去包容和尊重。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王維菁坦言,現在網路社群有許多假訊息,有些可能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的疑慮,民眾一方面希望保障個人言論自由,有時候又希望社群平台負起管理責任,因此社群平台的規範確實如同雙面刃。

王維菁認為,現在社群平台守則仍是平台自己說了算,但建議各平台對言論自由的規範應該更公開透明,民眾如對個案有疑慮,也可以要求社群平台說明;言論自由應該被保障,但也不是無限上綱,若為了網路流量譁眾取寵,把言論帶往極端方向,這樣對民主社會的對話也不利。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