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追憶摯友三毛 黃意會《不要告別》個展葫蘆墩登場

【民眾網諸葛志一台中報導】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家黃意會,以深厚筆觸追憶文學女作家三毛,推出《不要告別-三毛與我的台灣印記》個展,即日起至12月7日在豐原葫蘆墩文化中心展開。展名取自三毛作詞、李泰祥作曲的經典民歌〈不要告別〉,象徵將美好封存在心的深情告白,也為黃意會半世紀創作旅程寫下最溫柔的一章。
理工背景出身的黃意會熱愛文學與藝術,早年自學蠟染畫、紙刻畫,1983年起專職創作,作品曾獲法國巴黎大皇宮美術館典藏。1980年代初,他因報社副刊投稿與三毛結識,兩人曾共騎車遊台東、遠行蘭嶼,留下許多青春印記。而那趟旅程啟發創作出〈蘭嶼〉、〈美濃油紙傘〉等作品;其中〈蘭嶼〉更成為日後重訪記憶的起點。
開幕式於16日下午在葫蘆墩文化中心舉行,由旅法多年的手工電吉他製琴師鄺老師與黃意會聯手揭開序幕。隨著電吉他的溫潤音色流淌,兩人合唱〈不要告別〉與〈橄欖樹〉,歌聲柔情悠遠,彷彿帶領觀眾穿越時光,回到三毛與黃意會青春同行的歲月。

現場嘉賓雲集,包括台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到場肯定展覽的文化交流價值;總統府前資政廖了以親臨表達支持;國立台灣美術館長陳貺怡盛讚黃意會以畫筆記錄時代情感。多位藝術界及企業代表亦到場,共同見證展覽的溫暖啟航。
策展人賴慕芬表示,本次的主題〈不要告別〉,是一首80年代家喻戶曉的民歌,鳳飛飛、劉文正、黃鶯鶯均翻唱過;作曲李泰祥老師是她的恩師,作詞正是三毛女士;〈不要告別〉是指把美好的記憶封印永存心中。黃意會老師自2019年起,以兩年為週期的三毛主題創作展,在新加坡、深圳展出後,這次選擇回到三毛的成長之地台灣,更具深層意義。
黃意會坦言:「三毛說,用一秒鐘轉身離開,用一輩子去忘記。我的畫,就是那漫長的一輩子。」他的創作融合理性科學與詩意感性,畫面既寫實又夢幻,將思念化為色彩的流動。

1954年生於新加坡的黃意會,自學成才,擅長油畫、水墨、膠彩、蠟染、雕塑與攝影等多種媒材。其創作跨越印象派、立體派及抽象表現主義,被譽為「自由意會派」代表藝術家。他的畫作以流動線條、鮮明或柔和的色彩,以及誇張的造型語彙,描繪大自然的生機與內心記憶的漣漪。
黃意會的作品屢受國際肯定,曾於美國、歐洲、日本與東南亞展出,並獲新加坡美術館、日本福岡市美術館、台灣國立美術館及巴黎大皇宮美術館等典藏。他認為創作即自傳,每一筆色彩都是人生旅途的痕跡,亦是與三毛共同書寫的情感迴響。

- 記者:民眾網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