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點亮島嶼 南大Schema團隊跨世代陪伴孩子書寫海洋未來

科技點亮島嶼 南大Schema團隊跨世代陪伴孩子書寫海洋未來
當科技與海風交會,當老師與孩子一同坐在土地上談論海龜、魚群與未來,教育的樣貌,變得無比動人。由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吳純萍教授所帶領的Schema團隊,於7月2日至5日前往澎湖縣內垵國小與文澳國小,舉辦「AI暑期探索營」,透過AI與海洋教育結合的課程設計,與在地師生共度四日富有溫度與創意的學習時光。

本次營隊橫跨五代師徒,由吳教授親自領隊,集結歷屆系友、師資生與幼教系學生共同參與,展現Schema團隊自創立以來,持續以實踐回應教育的初衷與傳承精神。團隊運用AI工具與感官教具,結合科技素養與地方文化,陪伴澎湖學童展開一段科技與情感並進的學習旅程。

在內垵國小,團隊依學生年齡設計分齡課程,低年級學生操作AI For Ocean任務、編排AR水族箱、操控教育小車進行迷宮挑戰,並透過操作除法教具學習數理邏輯;中高年級學生則以海洋生態為主題,認識綠蠵龜、白金土魠等五種澎湖生物,進行AI繪圖創作與角色設計,並撰寫「如果我是魚……」的故事,反思海洋保育議題。

其中混齡闖關活動展現自然的互助與協作氛圍,高年級學生耐心引導年幼弟妹完成各項科技挑戰,小朋友則主動掌握遊戲節奏與規則說明,年齡差異轉化為彼此學習的契機。現場在笑聲與專注中交織出動態的學習情境,也突顯教育不僅關乎知識傳授,更涵蓋關係建立與經驗共享的多重面向。

文澳國小課程則以科技創作為主軸,學生運用Canva編輯電子書、結合Suno AI創作屬於澎湖的旋律,加上語音導覽,製作出具在地情感與創意科技素養的有聲電子故事書,展現對家鄉海洋的關懷與想像。

南大教育系同學也是本次營隊總召洪巧凌與劉芸彤表示,當一群教師在夕陽下陪伴孩子採摘高粱、談論魚類棲地時,更深刻體會到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共同生活與思索未來的過程。「我們教他們科技,他們卻教會我們回到土地的節奏。」

吳純萍教授表示,此次澎湖營隊對她而言,不只是一次教學設計的實踐,更是一段深刻的教育經驗。從帶領第一代學生出隊,到今日五代師徒同行,她看見的不僅是教學方法的延續,更是教育信念的傳承。在孩子耐心操作除法教具、用AI訴說對海洋的想像時,她深刻體會到,教育從來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彼此啟發、共同看見未來的歷程。

南大教育系Schema團隊持續耕耘偏鄉教育,以科技為媒介,讓孩子的創意與情感在課程中自然生長。這場跨越年齡與領域的澎湖營隊,不只是AI應用的嘗試,更為島嶼孩子打開想像與理解的窗,串連起科技與人、教育與土地的深刻連結。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