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歲男赴西非染惡性瘧 境外移入創19年新高
疾管署今天公布增1例10多歲外國籍男性赴西非後感染惡性瘧,今年境外移入累計15例創19年新高。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也為6年同期新高,將針對來自疫區、有症狀者抽血篩檢。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今天在例行疫報說明,國內今年截至8月4日已累計15例瘧疾境外移入病例,為2007至2025年同期最高,個案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感染地以非洲國家為主,其中感染惡性瘧者計12例,感染間日瘧者2例及諾氏瘧者1例。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瘧疾確診個案為10多歲非本國籍男性,沒有潛在病史,7月初跟家人到西非多哥共和國停留約2週,期間曾到衛生環境較差的原始村莊,在當地沒有穿著長袖衣褲,因當地地陪有告知,當地瘧疾為普遍疾病,不用服用預防用藥,因此就沒有再吃,且在當地也曾被蚊蟲叮咬。
林詠青指出,個案離開後約1週出現發燒、腹瀉、嘔吐、呼吸喘等症狀,到台後曾2度到診所就醫,但是症狀未改善,且小便量變少、尿液顏色變深。7月底(發病約2週後)轉至急診就醫,當時已高燒且有明顯黃疸、脾臟腫大,抽血檢驗發現血小板偏低、黃疸指數很高,緊急收治住院。
林詠青表示,個案經醫院檢驗,發現血液中有瘧原蟲,通報瘧疾,經疾管署PCR檢驗確診惡性瘧,研判感染地為西非多哥共和國。給予瘧疾治療藥物後,目前已經退燒,生命徵象較穩定,食慾活動力改善,血小板指數也有回升,但血液中瘧原蟲含量還是很高,所以還在住院治療中。同行家人目前都無疑似症狀。
另外,屈公病部分,郭宏偉指出,今年截至8月4日,國內屈公病疫情均為境外移入病例,累計16例,感染國家以印尼13例為多,其次為菲律賓2例及斯里蘭卡1例;惟目前境外移入病例數已為2020到2024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近期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升溫,香港、澳門地區也有自中國廣東移入個案,因此針對中國廣東提升旅遊疫情建議為第2級「警示」。將持續加強國際及小三通港埠的屈公病防疫宣導及發燒篩檢,並加強監測及防治措施,若有來自流行地區旅客出現發燒等症狀,將抽血採檢並追蹤。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今天在例行疫報說明,國內今年截至8月4日已累計15例瘧疾境外移入病例,為2007至2025年同期最高,個案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感染地以非洲國家為主,其中感染惡性瘧者計12例,感染間日瘧者2例及諾氏瘧者1例。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瘧疾確診個案為10多歲非本國籍男性,沒有潛在病史,7月初跟家人到西非多哥共和國停留約2週,期間曾到衛生環境較差的原始村莊,在當地沒有穿著長袖衣褲,因當地地陪有告知,當地瘧疾為普遍疾病,不用服用預防用藥,因此就沒有再吃,且在當地也曾被蚊蟲叮咬。
林詠青指出,個案離開後約1週出現發燒、腹瀉、嘔吐、呼吸喘等症狀,到台後曾2度到診所就醫,但是症狀未改善,且小便量變少、尿液顏色變深。7月底(發病約2週後)轉至急診就醫,當時已高燒且有明顯黃疸、脾臟腫大,抽血檢驗發現血小板偏低、黃疸指數很高,緊急收治住院。
林詠青表示,個案經醫院檢驗,發現血液中有瘧原蟲,通報瘧疾,經疾管署PCR檢驗確診惡性瘧,研判感染地為西非多哥共和國。給予瘧疾治療藥物後,目前已經退燒,生命徵象較穩定,食慾活動力改善,血小板指數也有回升,但血液中瘧原蟲含量還是很高,所以還在住院治療中。同行家人目前都無疑似症狀。
另外,屈公病部分,郭宏偉指出,今年截至8月4日,國內屈公病疫情均為境外移入病例,累計16例,感染國家以印尼13例為多,其次為菲律賓2例及斯里蘭卡1例;惟目前境外移入病例數已為2020到2024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近期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升溫,香港、澳門地區也有自中國廣東移入個案,因此針對中國廣東提升旅遊疫情建議為第2級「警示」。將持續加強國際及小三通港埠的屈公病防疫宣導及發燒篩檢,並加強監測及防治措施,若有來自流行地區旅客出現發燒等症狀,將抽血採檢並追蹤。
- 記者: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5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