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往返宜蘭教養院 80歲獨眼老父不辭百里見養女

父親節這天,伊甸基金會宜蘭教養院社工協助想念爸爸的住民淑如,製作卡片送給爸爸,卡片上寫著:「我很好,爸爸有空來看看我,父親節快樂」。簡單幾個字,卻充滿著對爸爸的愛,還有無盡的想念。
42歲,極重度多重障礙的淑如,無口語能力。出生時生母就難產過世,當時一直沒有生育孩子的養父母便決定收養。三年後,因非常喜歡孩子,又再認養一女,一家四口溫馨和樂。即便後來發現淑如與其他孩子不同,夫妻倆仍視她如己出,用愛灌溉成長。然而,好景不常,淑如5歲時,養母因心臟手術過世,養父賴德政獨自扛起照顧兩個孩子的責任。
賴德政先天性單眼失明,年輕時從事開鑿工程的工作,後來為方便照顧兩個孩子,轉而種植水果,偶爾也帶著淑如兩姊妹一起擺攤。由於農作收成都要看天吃飯,收入不穩定,經常入不敷出。為了不讓孩子餓肚子,賴德政再次改行到工地工作,一直到75歲才退休。雖然白天有母親幫忙看照,工作再忙再累,他都堅持每天回家陪孩子。
回想一起生活的日子,因為淑如不會說話,常用發脾氣來表達情緒。賴德政笑著說,孩子無歡喜就順伊啊,買一些愛食的餅乾、糖果,她一下仔就好了。平靜的日子,一直到妹妹國中畢業後,一家人再次迎來轉變。生活無法自理的淑如,平常都是妹妹協助,妹妹到外地就學後,為讓她有更好照顧,賴德政四處參訪合適的機構,最後在親友的協助下,讓她來到綠草如茵,風景如畫,宛如人間伊甸園的宜蘭教養院。
淑如剛到教養院時,因擔心女兒不適應,賴德政經常往返南澳住家與宜蘭教養院,提供情感支持,待淑如逐漸適應後,即使沒有周周往返,逢年過節,任何活動也從沒缺席過。直到近幾年,高齡80歲的他,身體跟著年紀增長開始退化,除了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還曾因膽結石開刀過,年邁的身體逐漸無法負荷舟車勞頓,前往教養院探視的次數也逐漸減少。
日前社工至賴德政家中家訪,一進屋便發現,無論是客廳、廚房、浴廁,還是淑如鮮少過夜的房間,賴德政都打理得整整齊齊、一塵不染。對他來說,雖然淑如在教養院被照顧得很好,生活安定讓他非常放心,小女兒也早已有自己的家庭,但這裡永遠是孩子們的家。逢年過節,他總盼著兩姊妹和孫子們回來,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團聚。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12 15:15:59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