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性平課程參考指標 納入性別權力、性愉悅知識
教育部近期發布「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參考指標」,從性健康延伸到社會文化層面,納入性愉悅、性別權力等知識,以及性別認同、同志運動史等,作為大專教師規劃課程參考。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參考指標」是依據「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2.0」規劃,透過專家學者焦點團體及實務經驗回饋,內容包括情感教育、性教育及多元性別差異與教育等3大向度。
其中性教育指標,內涵從性健康延伸到社會文化層面,納入「性愉悅」,包含性行為的互動品質、自我的性愉悅、性姿勢、性技巧等。「身體界線與性別權力」讓學生了解情慾表達與身體界線的平衡,以及性關係中的性別與權力,涵蓋性騷擾、性霸凌防治教育。
在多元性別差異指標中,強化對多元性別的認識與接納,關注少數族群的生活空間與需求,例如性別友善廁所、性別友善宿舍的設置等,鼓勵主流族群成為多元性別族群的「盟友」。指標中也涵蓋台灣同志運動的歷史發展,以及各國的童婚、性販運等爭議。
教育部表示,這份指標尊重大學課程設計的專業自主性,目的是協助教師檢視並充實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內涵。教師可依課程特性彈性運用指標,提升教學質量與性平意識,建構校園性別友善文化。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參考指標」是依據「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2.0」規劃,透過專家學者焦點團體及實務經驗回饋,內容包括情感教育、性教育及多元性別差異與教育等3大向度。
其中性教育指標,內涵從性健康延伸到社會文化層面,納入「性愉悅」,包含性行為的互動品質、自我的性愉悅、性姿勢、性技巧等。「身體界線與性別權力」讓學生了解情慾表達與身體界線的平衡,以及性關係中的性別與權力,涵蓋性騷擾、性霸凌防治教育。
在多元性別差異指標中,強化對多元性別的認識與接納,關注少數族群的生活空間與需求,例如性別友善廁所、性別友善宿舍的設置等,鼓勵主流族群成為多元性別族群的「盟友」。指標中也涵蓋台灣同志運動的歷史發展,以及各國的童婚、性販運等爭議。
教育部表示,這份指標尊重大學課程設計的專業自主性,目的是協助教師檢視並充實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內涵。教師可依課程特性彈性運用指標,提升教學質量與性平意識,建構校園性別友善文化。
- 記者: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3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