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易被當感冒 醫:成因多、咳4週要注意

慢性咳嗽的背後原因非常多樣化,許多人往往一開始以為只是「感冒還沒好」,拖好久才就醫。醫師指出,慢性咳嗽主要影響中老年女性,可能成因很多,若咳嗽超過4週就要注意。

人體可透過咳嗽反射,清除呼吸道異物或分泌物,但若咳嗽超過8週,即稱為「慢性咳嗽」。根據統計,慢性咳嗽主要是影響中老年人,最常見就醫年齡落在60至69歲,其中又以女性較多。

開業診所胸腔內科醫師蔡哲龍透過新聞稿指出,慢性咳嗽原因包含,慢性鼻炎與慢性鼻竇炎,鼻涕倒流刺激咽喉;氣喘,台灣氣候潮濕會讓塵(蹣)增多,加上空氣污染等,過敏性咳嗽比例居高不下;慢性氣管炎,可能由長期吸菸或二手菸等造成;氣管擴張症或百日咳、肺結核等感染;賀爾蒙變化也可能有影響。

此外,還有胃食道逆流,可能症狀包含火燒心感覺或喉頭有異物感,甚至嗆咳;環境或職業暴露導致長期處在空氣污染或化學氣體環境中,對呼吸道造成慢性傷害;藥物副作用,例如治療高血壓的血管張力素轉換(酉每)抑制劑(ACEI)就可能引起咳嗽;「菜瓜布肺」間質性肺病等疾病,可能造成乾咳、疲勞與呼吸困難症狀。

「慢性咳嗽是一種跨多專科的問題。」蔡哲龍指出,由一開始就醫到問題解決,可能會拖上一段時間。慢性咳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雖然其中有一部分慢性咳嗽是找不到原因的,也有一部分是難治型,但仍有多數能透過檢查找到治療方向,因此若咳嗽持續超過4週,建議要及早檢查與治療。

維護呼吸道健康,還是要由日常生活著手。蔡哲龍指出,許多慢性咳嗽,與環境、個人習慣息息相關。首先是避免接觸刺激物,如有抽菸,戒菸是最關鍵的一步。減少油煙、化學物質的接觸,也能讓呼吸道減輕負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或使用除濕機、空氣清淨機,都能減少過敏誘發的機會。

此外,呼吸道黏膜需要濕潤才能維持防護力,蔡哲龍表示,因此足夠的水分與維生素C、D攝取不可或缺。再加上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能提升免疫力。必要的疫苗注射可以減少感染風險。對於需要長時間用聲的族群,適度的語言治療訓練能避免聲帶過度使用造成喉部發炎與過度反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