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憂抖音管制鬆散 恐影響青少年價值觀

學者憂抖音管制鬆散 恐影響青少年價值觀
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陶振超表示,小紅書、抖音等平台內容多元,但是在性別平權、歧視用語等社會敏感度議題低,容易對青少年產生不適當影響。。(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校園禁抖音」議題發酵,有立委認為提升網路識讀能力才是重點,而非針對平台;部分立委則擔憂抖音很多「挑戰」,容易釀成人身安全挑戰。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陶振超表示,小紅書、抖音等平台內容多元,但是在性別平權、歧視用語等社會敏感度議題低,容易對青少年產生不適當影響。

陶振超說,文化交流從來不是問題所在,而中國的小紅書、抖音等確實有很多內容有實質幫助,不論是美妝、旅遊、學習等各面向都有,若是大學生等成人在具有判斷力下,內容有參考價值。然而,網站平台缺乏管理,特別是在歧視性用語、性別議題上敏感度很低,缺乏管理。

陶振超舉例,「很唐」在大陸很流行,這個詞是用疾病「唐氏症」延伸歧視他人,對其病患者跟其家人十分不尊重,台灣文化下不允許存在的討論,在大陸平台卻不會有限制,如Dcard、PTT等都有嚴格管制言論會被下架。若是在大學生以下傳遞,這類詞可能成為流行用語,甚至形成錯誤價值觀。

此外,陶振超提到,中國平台的演算法雖會依使用者興趣推播內容,但往往夾帶政治宣傳。舉例而言,美妝之間可能會夾雜宣傳中國或貶抑台灣的內容。成年人能分辨,但青少年未必。

至於為何這些爭議內容容易快速擴散?陶振超表示,就像假新聞一樣「帶有情緒性得內容」會有更大的傳播效果,因此假訊息容易傳播,四平八穩的官方文章傳播效果不好。而這樣的現象並非抖音獨有,YouTube、LINE、Instagram等也會出現,只是在缺乏內容審查的環境,影響會更顯著。

陶振超說,台灣青少年使用抖音等APP比例相當高,但是針對未成年使用者受限研究規範,相關研究較少、資料有其局限性,目前研究多是針對成人。



相關新聞


短影音風暴/中小學生禁抖音?教育部長:短影音不利青少年發展


短影音風暴/抖音傷腦 家長團體喊話政府協調平台業者自律管理


中國介入國民黨主席選舉?國安局:抖音1000多部影片討論藍營選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