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日活動起跑 李遠盼走進心目中的家鄉
今天是「台灣文化日」,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台灣政治有那麼多紛爭及對立,其實都跟文化有關,期盼在「文化協會」成立104年後的今天,「持續傳播我們的文化。」
李遠今天參加「2025台灣文化日」系列活動啟動記者會時表示,像他這個年紀的人大概都經歷過禁歌時期,不只歌被禁、電影被剪,他曾因為歌被禁而去找當時的新聞局長宋楚瑜抗議,於是宋楚瑜要他自己來當審查委員,「後來我終於看懂,原來只要講到台語歌,就會有人說『有點低俗』,我實在非常生氣。」
李遠表示,殖民時代政府扮演的角色就是指導,對於文化的想像是「我指導你」,所以才會有禁歌、電影電視的審查,「因為我要教你,我比你高級」。後來他當上文化部長,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文化部掛的「指導單位」拿掉,改成「贊助單位」。
李遠以故宮的翠玉白菜為例表示,之前這項文物才剛送到捷克展覽,就有人說那個是中國的國寶,為什麼台灣要送出去。李遠表示,從文化面來說,中國文化其實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更簡單的說「中國是台灣的一部份」,因為台灣從原住民文化開始,之後都是外來移民,日本也好、中國也好,這些文化來到台灣都會被台灣同化,成為台灣文化。
李遠提到自己是外省第二代,也是個客家人,他在1970、1980年代經常想問自己,「我的文化到底是什麼?」並在1990年拍了一系列紀錄片「尋找台灣生命力」,跑遍全台灣了解台灣歷史跟地理,這些紀錄片在電視台連播4天。
直到2021年李遠出了第103本書「走路.回家」,李遠說:「假如最後我終於走路回家了,那是因為走台灣的路,也是走自己的路。
李遠今天參加「2025台灣文化日」系列活動啟動記者會時表示,像他這個年紀的人大概都經歷過禁歌時期,不只歌被禁、電影被剪,他曾因為歌被禁而去找當時的新聞局長宋楚瑜抗議,於是宋楚瑜要他自己來當審查委員,「後來我終於看懂,原來只要講到台語歌,就會有人說『有點低俗』,我實在非常生氣。」
李遠表示,殖民時代政府扮演的角色就是指導,對於文化的想像是「我指導你」,所以才會有禁歌、電影電視的審查,「因為我要教你,我比你高級」。後來他當上文化部長,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文化部掛的「指導單位」拿掉,改成「贊助單位」。
李遠以故宮的翠玉白菜為例表示,之前這項文物才剛送到捷克展覽,就有人說那個是中國的國寶,為什麼台灣要送出去。李遠表示,從文化面來說,中國文化其實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更簡單的說「中國是台灣的一部份」,因為台灣從原住民文化開始,之後都是外來移民,日本也好、中國也好,這些文化來到台灣都會被台灣同化,成為台灣文化。
李遠提到自己是外省第二代,也是個客家人,他在1970、1980年代經常想問自己,「我的文化到底是什麼?」並在1990年拍了一系列紀錄片「尋找台灣生命力」,跑遍全台灣了解台灣歷史跟地理,這些紀錄片在電視台連播4天。
直到2021年李遠出了第103本書「走路.回家」,李遠說:「假如最後我終於走路回家了,那是因為走台灣的路,也是走自己的路。
- 記者: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7日電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