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立醫院尋路體驗全面升級,臺北醫院率先導入設計創新

為提升民眾就醫的便利與安心感,台灣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設研院)與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以下簡稱醫福會)、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以下簡稱臺北醫院)合作,率先在臺北醫院導入設計導向的服務創新。雙方今(20)日共同發表指標優化成果,透過整合醫院內複雜的指標系統,讓就醫路徑「看得懂、找得到」,也為未來其他部立醫院提供示範案例。
醫院是兼具醫療、檢驗、藥局等多功能的複雜場域。隨著不同時期新增的標示與系統並存,往往造成資訊繁雜、不一致與難以辨識的情況。設計研究團隊在臺北醫院的現地觀察與訪談顯示,民眾常遇到「看不到」或「看不懂」的狀況,針對所處位置及棟別也不容易區分,長久下來仰賴志工成為「人體導航」,這些問題突顯了醫院指標系統缺乏整體設計規範與維護機制。
本次合作以臺北醫院舊棟一、二樓公共區域為示範場域。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院長表示,此次改善以「系統整合、以人為本、可持續應用」為核心設計方針,並透過系統化的設計策略,全面優化就醫尋路體驗,具體改善的項目包含:實體的指標系統、資訊介面(在系統未改變下調整介面)、部分英語名詞簡化及醫院門診表。
1.整體一致性:以圓角造型與溫潤配色,營造親和力。2.色彩基調與服務分色:版面以深色背景突顯資訊,並依服務屬性區分色彩。3.字體規範:統一字體並依閱讀距離遠近調整字級,兼顧易讀性。4.用語簡化:將艱澀醫療名詞轉化為淺顯文字,例如將「Ophthalmology」改為「Eye Clinic」,提升外籍使用者(尤以母語非英語系之大宗看護為主)之理解度。5.資訊介面優化:將資訊分層次簡化用語、強化色彩對應性、提供按鍵回饋感,讓民眾直覺理解操作流程。
本計畫針對成果進行了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5%的民眾對新的指標系統表示滿意,彰顯改善成果成效。這次的合作不僅改善了臺北醫院的就醫尋路體驗,團隊更將完整的調查研究、設計策略與指標設計的重點整理成《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機構 指標系統示範設計說明書》。這份文件以臺北醫院為實例,提供後續在醫院規劃與設計時可供參考的依據,協助相關單位或廠商掌握規劃邏輯與常見課題。未來,除了應用於臺北醫院新棟大樓之外,也可成為其他部立醫院借鏡的案例,持續推動公共醫療服務往更清晰、更友善的方向發展。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0 17:02:51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