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室出發 看見偏鄉的多樣實踐 南大USR論壇聚焦教育行動力

為深化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與跨校合作,國立臺南大學USR計畫「為偏鄉而教」團隊於114年10月15日舉辦「2025年偏鄉教育跨校論壇」,以《教室的遠方:偏鄉教育的多樣路徑與實踐故事》為題,邀集來自四所合作大學與兩所夥伴國小的師長與教育工作者,共同分享偏鄉教育現場的經驗與觀察,吸引關注偏鄉教育議題的師生與民眾線上線下參與。
本次論壇由國立臺南大學USR計畫「為偏鄉而教──打造七股偏鄉教育補給站4.0」主辦,邀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馮丰儀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賴翠媛教授、國立屏東大學林曉雯教授及國立臺東大學鄭肇祺教授等四位長期投入偏鄉教學與研究的學者,從「師資培育」、「學校經營」及「多元學習」等不同面向,分享各校在地化實踐的歷程與成果。
此外,七股國小王琬婷校長與光復實驗小學楊安然校長也以多年深耕七股地區的經驗,分享學校經營理念與實務挑戰,並以具體行動展現教育的熱忱與責任感。論壇內容涵蓋教師支持機制、課程設計、社區參與與學生學習樣貌,展現偏鄉教育現場的多元樣貌與持續能量。
臺南大學侯志正副校長於致詞時表示,看到眾多教育夥伴在偏鄉教育的道路上持續投入,令人深受感動,也期許南大持續深化師資培育核心精神,培育更多具備社會關懷與實踐力的教育工作者。
國立臺南大學「為偏鄉而教」計畫主持人歐陽誾教授指出,這場論壇不僅是經驗的交流,更是實踐者之間的相互理解與支持。南大團隊未來將持續以跨校合作為平台,結合地方教育場域經驗與創新思維,推動師資培育與USR實踐的融合,為教育公平與永續發展持續努力。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022 17:22:23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