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文資系協助出版百年氣象文獻 推動知識傳承與文化保存

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協助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出版《遞信志–氣象篇》,全書於114年11月5日在臺灣南區氣象中心舉行新書發表會正式問世。南大團隊在本次出版計畫中扮演關鍵角色,負責全書編校、審訂與美編印製等工作,與臺灣南區氣象中心緊密合作,促成這部深具歷史意義的著作首次以中譯與原書合併刊行,成為氣象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此次出版計畫展現南大與南區氣象中心在地官學合作的成果。文資系團隊結合氣象署保存的珍貴史料與南大累積的文史研究能量,將1926年《遞信志–氣象篇》重新整理為兼具學術價值與閱讀便利的中譯版本。這不僅讓珍稀史料重新走入公共視野,也體現中央機關與在地大學共同推動知識傳承與文化保存的精神。
《遞信志–氣象篇》完整記錄臺灣自19世紀中葉開港通商以來至日治時期測候體系的發展歷程。今年適逢臺灣氣象觀測140週年,書籍的出版讓讀者得以回望1885年海關與燈塔觀測的起點,並透過中譯本深入理解百年前臺灣氣象制度的形成與演變。
新書發表會由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指導、臺灣南區氣象中心主辦、國立臺南大學協辦。活動當日,南區氣象中心主任謝章生與國立臺南大學校長陳惠萍皆親臨現場致詞。陳惠萍校長表示,南大能為此次史料重現提供學術助力深感榮幸,也期盼藉由合作推進學術研究與公共教育的交流。活動並邀集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及多位文史研究者參與,展現各界對歷史文獻保存與再出版的重視。
國立臺南大學感謝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及南區氣象中心的合作與支持,未來將持續深化人文與科學的交流,推動氣象史研究、科學普及與文化傳承,讓氣象成為連結知識、教育與社會的橋樑。
- 記者: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1105 15:39:55
- 更多生活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