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憂加碼育兒補助失公平 竹市府:採分流機制

新竹市預計明年3月加碼0-6歲育兒補助每月1000元,有市議員指出,此政策排除公托等孩童,有失公平。市府表示,此次加碼是針對未領取托育補助的家庭,採「分流補助」機制。

民進黨新竹市議員劉康彥今天在市議會質詢指出,這項補助政策排除將幼兒送往公托、公幼、非營利及準公共化機構的家庭,並非所有0-6歲幼兒都能領到。

劉康彥認為,政策恐導致極端案例,如有能力送孩子就讀私立幼兒園的家庭領得到補助,但送公幼或非營利的低收、中低收入戶家庭,反而無法領取。此外,增加的自籌款項可能排擠既有教育與社福預算,呼籲市府若財政允許應普發,若財政有限也應設「排富」條款。

新竹市政府透過文字表示,自115年3月起推動「0-6歲育兒津貼加碼補助計畫」,凡設籍竹市滿1個月、已領取中央育兒津貼的0至6歲幼兒家庭,市府將每月加碼新台幣1000元。

新竹市政府社會處指出,0-2歲送托公托或準公托者,市府已加碼500至1500元托育補助,此次加碼是針對未領取托育補助的家庭,採「分流補助」機制。

針對財源疑慮,市府表示,此次加碼財源來自「財政收支劃分法」調整,並未排擠既有教育預算。至於新增津貼恐導致中央調降補助比率一事,已主動與中央積極溝通,盼維持現行補助比例不變,共同打造友善育兒環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