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哲偉專欄】台灣有釋永信們嗎?
鄧哲偉/台北國際商會理事長
中國嵩山少林寺住持釋永信近日遭到重擊,不只是因為違法違紀,更因為他多年塑造的高僧形象徹底崩塌。從侵占資產、違反戒律,到與多名女子發生不正當關係,甚至生下私生子。中國佛教協會也罕見重手,直接註銷副會長身分,將他逐出佛門。
令人震驚的是,這場荒誕的宗教醜聞,竟然也波及到我一位在台灣的朋友AMY,她和兩個孩子的照片遭人移花接木,拼接成釋永信「情人群像」中的一員。但她根本不認識釋永信,卻無端成為這場風暴的受害者,這不只是一場宗教醜聞,更是一場資訊與網路時代的公害。
從這個事件回頭望向我們的土地,我忍不住要問:台灣,是否也存在類似釋永信?
我記得小時候,曾經陪著父母去某間香火鼎盛的寺廟聽一位高僧開示。他的主題,不是佛法義理,不是人生智慧,而是供僧的重要性。當時年紀尚小的我,血氣方剛,實在沒法接受整場一小時的開示,都在講供養僧眾,功德無量。我當下不以為然,當場被爸媽罵一頓。如今回想起來,那一絲「這好像哪裡不對」的直覺,似乎有所道理。
我們當然無意抹黑整體宗教,台灣的佛教界大部分都是真正清修、自持嚴律的法師。但我們也不能否認,某些寺廟、某些所謂的「高僧」,早已走上與宗教精神背道而馳的道路。過去多年,媒體偶有揭露某些宗教團體涉及金錢糾紛、性醜聞、家族化經營甚至政治操弄的案例,但總是曇花一現。就算有法院判決、社會譴責,最終也很少真正清理門戶。
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當宗教成為獲利手段、當僧侶變成企業家、當信仰變成勒索情感的工具時,誰來監督?誰來制衡?而更值得警覺的是,社會大眾對「宗教」仍懷抱一種近乎迷信的寬容——似乎只要是穿著袈裟,講兩句佛經,就自動成為好人;只要是名剎古寺,建得再浮誇也不被質疑。這樣的風氣,才是讓「釋永信們」得以壯大的溫床。
要問台灣有沒有釋永信?我相信是有的,只是我們還沒看到、還沒敢說,或是選擇裝作不知道。如今中國都能拔下這位「佛門代表」的假面,我們又何嘗不能?台灣不是沒有監督機制,宗教財產也非不可管;只是我們一直抱著「宗教自由」這個金鐘罩,卻忽略了這並非「宗教免責」。
佛教講因果。但真正的因果報應,不該是信徒被騙得傾家蕩產,還自認是修福報;不該是高僧開名車住豪宅,卻說那是「信眾供養的榮耀」。真正的報應,是來自社會良知的覺醒,是法律與制度的落實,是我們敢於面對那句難聽但必要的真話。
我們期盼佛門自清,也期待信仰回歸本質。我們尊重宗教自由,但更重視社會公平。台灣可以包容多元的信仰,但不能縱容假借宗教之名的貪婪與腐敗若真有「釋永信們」潛伏其中,就應依法調查、嚴加處置,哪怕他是再有名的「住持法師」,也不該凌駕法律與常理之上。但我深信台灣的佛門,大多都是乾淨的。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鄧哲偉專欄】停止內鬥 面對世界大亂-2025年的台灣不能再蹉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鄧哲偉
- 更多生活新聞 »